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宝台经藏愿文 隋 · 杨广
 出处:全隋文卷七
菩萨戒弟子杨广和南:仰惟如来应世,声教被物,殷勤微密,结集法藏,帝释轮王
既被付属,菩萨声闻,得扬大化,度脱无量,以迄于今。
至尊拯溺百王,混一四海。
平陈之日,道俗无亏,而东南愚民,馀熸相煽,爰受庙略,重清海滨,役不劳师,以时宁复。
深虑灵像尊经,多同煨烬,结鬘绳墨,湮灭沟渠,是以远命众军,随方收聚。
未及期月,轻舟总至。
乃命学司,依名次录,并延道场,义府覃思,澄明所由。
用意推比,多得本类,庄严修葺,其旧惟新。
《宝台》四藏,将十万轴。
因发弘誓,永事流通。
仍书愿文,悉连卷后,频属朝觐,著功始毕。
今止宝台正藏,亲躬受持。
其次藏已下,则慧日法灵道场,日严弘善灵刹,此外京都寺塔,诸方精舍。
而梵宫互有小大,僧徒亦各众寡,并随经部多少,斟酌分付。
授者既其恳至,受者亦宜殷重,长存法本,远布达摩
必欲传文,来入寺写,勿使零落,两失无作。
前佛后佛,谅同金日,即教当教,宁殊玉牒
须弥山上,众圣共持,金刚海底,天龙尽护。
散在阎浮,亦复如是。
追念缮写之者,厥诚至隆。
心手勤到,何量功德!
舍彻净财,岂可称计!
所资甘雨,用沃焦芽。
能生是佛。
本是般若。
人能弘法,非道弘人。
恕己深恩,即是自为。
今陈此意,乃似执著,若不开警,则不深固,自行化他,备在经律。
顾循菲识,诚愧通方。
因果相推,何殊眼见。
岂不知独善且最胜,无为第一乐。
内典法奥,自关众僧,何事区区,横相负荷。
但庆凭宿植,生长王宫,谒陛趋庭,勖存远大,出受藩寄,每用祗兢。
非惟礼乐政刑,一遵成旨,而舟航运出,弥奉弗坠。
无容弃稷离而同园绮,变菩萨而作声闻。
越用乖方,既其不可,笃信受付,窃敢当仁。
然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而如说修行,涅槃最近。
徒守经律,不依佛戒,口便说空,心滞于有。
无上医王,随病逗药,开乳含酥。
为方既异,甜冷苦热,取疗亦殊。
譬前后教门,别赴机性,根茎枝叶,受润终齐,总会津梁,无不入道。
犹如问孝问仁,孔酬难别,治身治国,老意无乖。
殊途同归,一致百虑,内外相融,义同泯合。
何处有学昆昙而不成圣,执黎邪即能悟真。
师子严铠,反贴毁于蠃目;
象足至底,翻取诮于蜂房。
心同敛戟,诤逾水火,经意论意,都不如斯,通经通论,何因若此。
恐施甘露,更成毒药,傥均味海,则致醍醐。
圣御绀宝天飞,金轮云动,纳万善于仁寿,总一乘于普会。
开发含识,济度群生。
今所传经,遍于宇内,众圣潜力,必运他方,共登菩提,早证常乐,则是弟子之伸顺弘誓于无穷,平等坦然,通遣唱白达识体之念随喜也(《广弘明集》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