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登云峰山 北齐 · 郑述祖
 出处:全北齐文卷七
齐河清三年五月廿四日使持节都督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光州刺史郑述祖字恭文,即魏镇北将军秘书监,青、相、光三州刺史文恭公荣阳道昭之子,魏大鸿胪卿、北豫州刺史司空□公严祖之第三弟。
先君之临此州也,公与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顺祖同至此镇。
于时公年始十一,雅好琴文,登山临海,未尝不从,常披鹿皮裘子,此州人士呼为道士郎君
及长,官历司徒左长史,再履尚书,三为侍中,沧、瀛、冀、赵、怀、兖行正得此十州刺史
公之所抚,莫非大蕃,言及光部,恒所钦羡。
只为前踪,诚所愿也,便以此,斯愿方遂,忻慰登途,若归桑梓。
入境叹曰:吾自幼游此,至今五十二年。
昔同至者,今尽零落,唯吾一人,重得来耳。
于是凄感,殆不自胜。
因南眺诸岭,指云峰山曰:「此山是先君所名,其中大有旧迹」。
未几,遂率僚佐,同往游焉。
对碣观文,发声哽塞,临碑省字,兴言泪下。
次至两处石诗之所,对之号仰,弥深弥恸,哀缠左右,悲感傍人,虽曾闵之诚,讵能过也。
但石诗年久,字皆癣落,宾从寻省,莫能识之。
公乃曰:「此时吾虽幼小,略尝记录,此当是与道俗十馀人论经书者」。
遂口持百馀言。
诸人得此,乃共披拂,从首及末,无一讹舛。
久之,方升于此。
此处名曰:山门左阙。
仍仰观斯峰曰:「此上应有九仙之名」。
即遣登寻,果如所说。
此山正南选里有天柱山者,亦是先君所号。
以其孤上干云,傍无溪𡼂,因以名之。
其山上之阳,先有碑碣,东堪石室,亦有铭焉。
从此东北一十二里太基山中,复有云居馆者,亦是先君所立。
其四峰之上,镌记不少,悉有志录,殊复可观。
今日于此,略陈彼境,冀洪声异迹,永无沦没者矣(碑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