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书请定巴蜀 北魏 · 李苗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
昔晋室数否,华戎鼎沸,三燕二秦,咆勃中夏,九服分崩,五方圮裂。
皇祚承历,自北而南,诛灭奸雄,定鼎河洛,唯独荆、扬,尚阻声教。
今令德广被于江、汉,威风远振于吴、楚,国富兵强,家给人足。
以九居八之形,有兼弱攻昧之势,而欲逸豫,遗疾子孙,违高祖之本图,非社稷之深虑。
诚宜商度东西戍防轻重之要,计量疆场险易安危之理,探测南人攻守窥觎之情,筹算卒乘器械征讨之备。
然后去我所短,避彼所长,释其至难,攻其甚易,夺其险要,割其膏壤,数年之内,荆、扬可并。
若舍舟楫,即平原敛后疏前,则江、淮之所短;
弃车马,游飞浪,乘流驰逐,非中国之所长。
彼不敢入平陆而争衡,犹我不能越巨川而趣利。
若俱去其短,各恃其长,则东南未见可灭之机,而淮、沔方有相持之势。
且夫满昃相倾,阴阳恒理;
盛衰递袭,五德常运。
今以至强攻至弱,必见并吞之理;
如以至弱御至强,焉有全济之术?
故明王圣主,皆欲及时立功,为万世之业。
去高而就下,百川以之常流;
取易而避难,兵家以之恒胜。
今巴蜀孤悬,去建邺辽远,偏兵独戍,溯流十千,牧守无良,专行劫剥,官由财进,狱以货成,士民思化,十室而九,延颈北望,日觊王师。
若命一偏将,吊民伐罪,风尘不接,可传檄而定。
白帝之厄,据上流之险,循士治之迹,荡建邺之逋,然后偃武修文,制礼作乐,天下幸甚,岂不盛哉(《魏书·李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