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疏请校补秘书 北魏 · 孙惠蔚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
臣闻圣皇之御世也,必幽赞人经,参天贰地,宪章典故,述遵鸿猷。
故《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然则六经百氏,图书秘籍,乃承天之正术,治人之贞范。
是以温柔疏远,《诗》、《书》之教;
恭俭易良,礼、乐之道。
爻彖以精微为神,《春秋》以属辞为化。
故大训炳于东序,艺文光于麟阁。
斯实太平之枢宗,胜残之要道,有国之灵基,帝王之盛业。
安上靖民,敦风美俗,其在兹乎!
及秦弃学术,礼经泯绝,汉兴求访,典文载举。
先王遗训,灿然复存。
光武拨乱,日不暇给,而入洛之书二千余两。
魏晋之世,尤重典坟,收亡集逸,九流咸备。
观其鸠阅史篇,访购经论,纸竹所载,略尽无遗。
臣学阙通儒,思不及远,徒循章句片义无立、而慈造曲覃,厕班秘省,忝官承乏,唯书是司。
而观阁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
有者累帙数十,无者旷年不写。
或篇第褫落,始末沦残;
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
篇目虽多,全定者少。
臣今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
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求令足。
然经记浩博,诸子纷纶,部帙既多,章篇纰缪,当非一一校书岁月可了。
今求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
如蒙所许,则典文允正,群书大集(《魏书·孙惠蔚传》:「惠蔚既入东观,见典籍未周,上疏,诏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