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书品序 南梁 · 庾肩吾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六
玄静先生曰:子遍求邃古,逖访厥初。
书名起于玄洛,字势发于仓史。
故遗结绳,取诸文,象诸形,会诸人事,未有广此缄滕,深兹文契。
是以一画加大,天尊可知;
二力增土,地卑可审。
日以君道,则字势圆;
月以臣辅,则文体缺。
及其转注假借之流,指事会意之类,莫不状范毫端,形呈字表。
开篇玩古,则千载共朝;
削简传今,则万里对面。
记善则恶自削,书贤则过必改。
玉历颁正而化俗,帝载陈言而设教,变通不极,日用无穷,与圣同功,参神并运。
爰洎中叶,舍烦从省,渐失颍川之言,竟逐云阳之字。
若乃鸟迹孕于古文,壁书存于科斗,符陈帝玺,摹调蜀漆,署表宫门,铭题礼器,鱼犹舍凤,鸟已分虫。
仁义起于麒麟,威形发于龙虎,云气时飘五色,仙人还作两童。
龟若浮溪,蛇如赴穴,流星疑烛,垂露似珠。
芝英转车,飞白掩素,参差倒薤,既思种柳之谣,长短悬针;
复想定情之制,蚊脚傍低,鹄头仰立,填飘板上,谬起印中,波回堕镜之鸾,楷顾雕陵之鹊,并以篆籀重复,见重昔时。
或巧能售酒,或妙令鬼哭,信无味之奇珍,非趋时之急务。
且具录前训,今不复兼论,惟草正疏通,专行于世,其或继之者,虽百代可知。
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
草势起于汉时,解散隶法,用目赴急,本因草创之义,故曰草书。
建初中京兆杜操始以善草知名,今之草书是也。
余自少迄长,留心兹艺,澡手谢于临池,锐意同于削板,而蕺山之扇,竞未增钱,凌云之台,无因诫子,求诸古迹,或有浅深。
辄删善草隶者一百二十八人,伯英以称圣居首,法高以追骏处末,推能相越,小例而九,引类相附,大等为三,复为略论,总名《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