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封禅议 南梁 · 许懋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八
臣案舜幸岱宗,是为巡狩,而郑引《孝经钩命决》云:「封于太山,考绩柴燎,禅乎梁甫,刻石纪号」。
此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也。
依《白虎通》云:「封者,言附广也。
禅者,言成功相传也」。
若以禅授为义,则禹不应传启,至桀十七世也,汤又不应传外丙,至三十七世也,又《礼说》云:「三皇禅奕奕,谓盛德也。
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也。
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也」。
若谓「禅奕奕为盛德者,古义以伏羲、神农、黄帝,是为三皇。
伏羲封太山,禅云云,黄帝封太山,禅亭亭,皆不禅奕奕,而云盛德,则无所寄矣。
若谓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者,颛顼泰山,禅云云,帝喾泰山,禅云云,尧封太山,禅云云,舜封太山,禅云云,亦不禅亭亭,若合黄帝以为五帝者,少昊黄帝子,又非独立之义矣。
若谓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者,禹封太山,禅云云,周成王封太山,禅社首,旧书如此,异乎《礼说》,皆道听所得,失其本文。
假使三王皆封太山梁甫者,是为封太山则有传世之义,禅梁甫则有揖让之怀,或欲禅位,或欲传子,义既矛盾,理必不然。
又七十二君,夷吾所记,此中世数,裁可得二十馀主:伏羲、神农、女娲、大庭、柏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卢、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黄帝、少昊颛顼、高辛、、文、武,中间乃有共工,霸有九州,非帝之数,云何得有七十二君封禅之事
且燧人以前,至周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不应金泥玉检,升中刻石。
燧人、伏羲、神农三皇,结绳而治,书契未作,未镌文告成。
无怀氏,伏羲后弟十六主,云何得在伏羲前封太山禅云云?
夷吾又曰,「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
周成王非受命君,云何而得封太山禅社首?
神农与炎帝是一主,而云神农封太山禅云云。
炎帝太山禅云云,分为二人,妄亦甚矣。
若是圣主,不须封禅;
若是凡主,不应封禅。
当时齐桓欲行此事,管仲知其不可,故举怪物以屈之也。
秦始皇太山中坂,风雨暴至,休松树下封为五大夫,而事不遂。
汉武帝宗信方士,广召儒生,皮弁缙绅,射牛行事,独与霍嬗俱上,既而子侯暴卒,厥足用伤。
至魏明使高堂隆撰其礼仪,闻隆没,叹息曰:「天不欲成吾事,高生舍我亡也」。
晋武太始中,欲封禅,乃至太康,议犹不定,竟不果行。
孙皓遣兼司空董朝、兼太常周处阳羡封禅国山
此朝君子,有何功德?
不思古道,而欲封禅,皆是主好名于上,臣阿旨于下也。
夫封禅者,不出正经,惟《左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亦不谓为封禅。
郑玄有参、柴之风,不能推寻正经,专信纬侯之书,斯为谬矣。
盖《礼》云:「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士享帝于郊」。
燔柴岱宗,即因山之谓矣。
故《曲礼》云,「天子祭天地」是也,又祈谷一,报谷一,礼乃不显祈报地,推文则有。
《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百物不失者,天生之,地养之,故知地亦有祈报,是则一年三郊天,三祭地。
《周官》有员丘方泽者,总为三事,郊祭天地,故《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此即《月令》迎气之郊也,《舜典》有「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夏南、西北,五年一周,若为封禅,何其数也。
此为九郊,亦皆正义,至如大旅于南郊者,非常祭也。
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
《月令》云:「仲春玄鸟至,祀于高示某」。
亦非常祭,故《诗》云:「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并有雩祷,亦非常祭。
《礼》云:「雩,禜水旱也」。
是为合郊天地有三,特郊天有九,非常祀又有三。
《孝经》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雩祭与明堂,虽是祭天,而不在郊,是为天祀有十六,地祭有三,惟大禘祀,不在此数。
《大传》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异于常祭,以故云大于时祭。
案《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
《乾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此则应六年一祭,坤元亦尔。
诚敬之道,尽此而备。
至于封禅,非所敢闻(《梁书·许懋传》,时有请封会稽国山者,以为不可,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