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神不灭论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九
含生之类,识鉴相悬。
等级参差,千累万沓。
昆虫则不逮飞禽,飞禽则不逮犬马。
萧明昭著,不得谓之不然。
人品以上,贤愚殊性,不相窥涉,不相晓解。
燕北、越南,未足云匹。
其愚者则不辨菽麦,悖者则不知爱敬。
自斯已上,性识渐弘。
班固九品》,曾未概其万一。
何者?
贤之与愚,盖由知与不知也。
愚者所知则少,贤者所知则多。
而万物交加,群方缅旷;
情性晓昧,理趣深玄。
由其涂,求其理,既有晓昧之异,遂成高下之差。
自此相倾,品级弥峻。
窃其原本,尽其宗极,互相推仰,应有所穷。
其路既穷,无微不尽。
又不得谓不然也。
且五情各有分域,耳目各有司存,心运则形忘,目用则耳废,何则?
情灵浅弱,心虑杂扰,一念而兼,无由可至。
既不能兼,纷纠递袭。
一念未成,他端互起。
互起众端,复同前矣。
不相兼之由,由于浅惑。
惑浅为病,于滞有,不浅不惑,出于兼忘。
以此兼忘,得此兼照,始自凡夫,至于正觉。
始惑于不惑,不兼至能兼。
又谓不然也。
又昆虫夭促,含灵靡二。
或朝生夕殒,或不识春秋。
自《耳斤》而进,修短不一。
既有其短,宜得无长。
虚用损年,善摄增寿。
善而又善,焉得无之?
又不得谓之不然也。
生既可大,则寿可无;
夭既无矣,则生不可极。
形神之别,斯既然矣。
形既可养,神宁独异?
神妙形粗,较然有辨。
养形可至不朽,养神安得有穷?
养神不穷,不生不灭。
始末相较,岂无其人。
自凡及圣,含灵义等。
但事有精粗,故人有凡圣
圣既长存,在凡独灭。
本同末异,义不经通。
大圣贻训,岂欺我哉(《广弘明集》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