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内典碑铭集林序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七
法性空寂,心行处断,感而遂通,随方引接
故鹊园善诱,马苑弘宣;
白林将谢,青树已列。
是宣金牒,方寄银身。
自象教东流,化行南国。
吴主至诚,历七霄而光曜;
晋王画像,经五帝而弥新。
次道孝伯,嘉宾、玄度,斯数子者,亦一代名人。
或修理止于伽蓝,或归心尽于谈论。
铭颂所称,兴公而已。
夫披文相质,博约温润,吾闻斯语,未见其人。
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
陆机钩深,犹闻碑赋如一。
伯喈作铭,林宗无愧;
德祖能诵,元常善书。
一时之盛,莫得系踵。
况般若玄渊,真如妙密,触言成累,系境非真。
金石何书,铭颂谁阐;
然建塔纪功,招提立寺。
或兴造有由,或誓愿所记。
故镌之立石,传诸不配。
亦有息心应供,是曰桑门。
或谓智囊,或称印手
高座擅名,预伊师之席;
道林见重,陪飞龙之座。
峨眉庐阜之贤,邺中、宛邓之哲,昭哉史册,可得而详。
故碑文之兴,斯焉尚矣。
夫世代亟改,论文之理非一;
时事推移,属词之体或异。
但繁则伤弱,率则恨省;
存华则失体,从实则无味。
或引事虽博,其意犹同;
或新意虽奇,无所倚约。
或首尾伦帖,事似牵课;
或翻复博涉,体制不工。
能使艳而不华,质而不野;
博而不繁,省而不率。
文而有质,约而能润;
事随意转,理逐言深。
所谓菁华,无以间也。
子幼好雕虫,长而弥笃,游心释典,寓目词林,顷常搜聚,有怀著述。
譬诸法海,无让波澜;
亦等须弥,同归一色。
故不择高卑,唯能是与。
倘未详悉,随而足之。
名为《内典碑铭集林》,合三十卷。
庶将来君子,或裨观见焉(《广弘明集》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