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摩诃般若忏文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六
菩萨戒弟子皇帝稽首和南,十方诸佛,及无量尊法,一切贤圣。
观夫常乐我净,盖真常之妙本,无常苦空,乃世相之累法,而苦乐殊见,分别之路兴,真俗异名,计著之情反,颠倒我人之所,弥见愚痴,取舍有无之间,转成专附。
岂知妙道无相,至理绝言,实法惟一,真如不二,诸佛以慈悲之力,开方便之门,教之以遣荡,示之以冥灭,百非俱弃,四句皆亡。
然后无复尘劳,解脱清净。
但般若之说,唯有五时,而智慧之旨,终归一趣,莫非第一义谛,悉是无上法门。
弟子颇学空无,深知虚假,王领四海,不以万乘为尊,摄受兆民,弥觉万几成累,每时丕显,嗟三有之洞然,终日乾乾,叹四生之俱溺,常顾以智慧灯,照朗世间,般若舟航,济渡凡识。
今谨于某处建如干僧如干日大品忏,现前大众,至心敬礼慧命须菩提,愿诸众生,离染著相,回向法喜,安住禅悦,同到香城,共见宝台,般若识诸法之无相,见自性之恒空,无生法忍,自然具足,稽首敬礼,常住三宝(《释藏》第六,《广弘明集》二十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