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沈攸之 南齐 · 萧道成
 出处:全齐文卷二
辱足下诮书,交道不终,为耻已足。
欲下便来,何故多罔君子。
吾结发入仕,岂期远大,盖感子路之言,每不择官而宦。
文帝之世,初被圣明鉴赏;
孝武之朝,复蒙英主顾眄。
因此感激,未能自反。
及与足下敛袂定交,款著分好,何尝不劝慕古人国士之心,务重前良忠贞之节。
至于契阔杯酒,殷勤携袖,荐女成姻,志相然诺,义信之笃,谁与间之。
又乃景和陵虐,事切忧畏,明帝正位,运同休显,启臆论心,安危岂贰。
元徽之季,听高道庆流言,欲相讨伐,发威施敕,已行内外。
于时臣子钳口,道路以目。
吾以分交义重,患难宜均,犯陵白刃,以相任保。
悖主手敕,今封送相示。
岂不畏威,念周旋之义耳。
推此阴惠,何愧怀抱,不云足下猥含祸诐。
前遣王思文所牒朝事,盖情等家国,共详衷否,虚心小大,必以先输。
问张雍州迁代之日,将欲谁拟?
本是逆论来事,非欲代张,乃封此示张,激使见怒。
若张惑一言,果兴怨恨,事负雅素,君子所不可为,况张之奉国,忠亮有本,情之见与,意契不贰邪?
又张雍州启事,称彼中蛮动,兼民遭水患,敕令足下思经拯之计。
吾亦有白,论国如家,布情而往,每思虚达。
事之相接,恒必猜离。
反谓无故遣信,此乃觇察。
平谅之襟,动则相阻,伤负心期,自谁作故?
先时足下遣信,寻盟敦旧,厉以笃终,吾止附还白,申罄情本,契然远要,方固金石。
今日举错,定是谁恧久言邪?
元徽末德,执亡禋祀,足下备闻,无待亟述。
太后惟忧,式遵前诰,兴毁之略,事属鄙躬黜昏树明,实惟前则,宁宗静国,何愧前修。
废立有章,足下所允,冠弊之讥,将以何语?
封为郡王,宁为失礼?
景和无名,方之不愈乎?
龙逢自匹夫之美,伊、霍则社稷之臣,同异相乘,非吾所受也。
登斋有赏,寿寂已蒙之于前;
同谋获功,明皇亦行之于昔。
此则接踵成事,谁敢异之。
谓其大收宫女,劫夺天藏,器械金宝,必充私室。
必若虚设市虎,亦可不翅此言;
若以此诈民,天下岂患无眼。
心苟无瑕,非所耿介。
甲杖之授,事既旧典,岂见有任镇邦家,勋经定主,而可得出入轻单,不资宠卫!
斯之患虑,岂直身忧。
祗奉此恩,职惟事理。
朱方之牧,公卿佥意,吾亦谓微勋之次,无忝一州。
魏、晋旧事,帝乡蕃职,何尝豫州必曹,司州必马?
折胶受柱,在体非愧。
袁粲据石头,足下无不可;
吾之守东府,来告便谓非。
动容见疾,频笑入戾,乃如是乎!
袁粲、刘秉,受遇深重,家国既安,不思抚镇,遂与足下表里潜规,据城之夜,岂顾社稷。
幸天未长乱,宗庙有灵,即与褚卫军协谋义断,以时殄灭。
想足下闻之,怅然孤沮。
小儿忝侍中,代来之泽,遇直上台,便呼一家两录。
发不择言,良以太甚。
吾之方寸,古列共言,乃以陶、庾往贤,大见讥责,足下自省,讵得以此见贻邪?
比踪夷、叔,论吾则可,行过桀、蹠,无乃近诬哉!
谓吾不朝,此则良诲,朝之与否,想更问之。
下受先帝之恩施,拥戎西州
鼎湖之日,率土载奔,而宴安中流,酣饮自若,即怀狼望,陵侮皇朝。
晋熙殿下,以皇弟代镇,而断割候迎,罔蔑宗子,驱略士马,悉以西上,郢中所遗,仅馀劣弱。
昔征不入,犹动义师,况荆州物产,雍、昏、交、梁之会,自足下为牧,荐献何品?
良马劲卒,彼中不无,良皮美罽,商赂所聚
前后贡奉,多少何如?
唯闻太官时纳饮食耳。
桂阳之难,坐观成败,自以雍容汉南,西伯可拟。
赖原即大世,非望亦消。
又招集逋亡,断遏行侣,治舟试舰,恒以朝廷为族的,秣马按剑,常愿天下有风尘,为人臣者,固若是邪!
至乃不遵制书,敕下如空,国恩莫行,命令拥隔,诏除郡县,辄自板代,罢官去职,禁还京师
凶人出境,无不千里寻蹑,而反募台将,来必厚加给赏。
太妃遣使市马,赍宝往蜀,足下悉皆断折,以为私财,此皆远迩共闻,暴于视听。
主上睿明当璧,宇县同庆,绝域奉贽,万国通书,而盘桓百日,始有单骑,事存送往,于此可征。
不朝如此,谁应受诮?
反以见呵,非所反侧。
今乃勒兵以窥象馆,长戟以指魏阙,不亦为忠臣孝子之所痛心疾首邪?
贤子元琰,获免虎口,及凌波西迈,吾所发遣。
犹推素怀,不畏嗤嗤。
足下尚复灭君臣之纪,况吾布衣之交乎?
遂事不谏,既往难咎。
今六师西向,为足下忧之(《南齐书·张敬儿传》。按:《周颙传》云:「沈攸之绝交书太祖口授令裁答。」则此书所作,而其大略乃高帝口授也。今故编入高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