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 南朝宋 · 释僧悯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二
维摩者,内乘高路,功亮事外,龙隐人间,志扬渊海,神洒十方,理正天下。
故乃迹临西土,协同幽唱。
若语其灵变也,则能令乾坤倒覆,促延任意。
若语其真照也,则忘虑而幽,凝言绝者也。
如此之人,可谓居士,未见君称居士之意也。
君今七慢之岳未摧,五欲之谷未填,慧阳之日未曜,无明之云未晴,永冥之风未息,夜游之迷未旋。
君既解犹常品,而山号居士乎?
贫道遥餐器量,知君未堪斯据。
然此虽大法之浅号,而亦未易当矣。
省君《夷夏论》,意亦具照来心。
贫道践学天坛,希嘱兹况。
而此所论者,才无玩文之丽,识无鉴幽之效,照无寸光,泽无露润,万途所阙,有何义哉?
而复内秉茫思,获心暗计,轻弄笔墨,仰卜圣旨。
或混道佛合同,或论深浅为异,或说神邦优劣,或毁清正宾实
夫苦李繁予而枝折,栾大谬唱而受枭,此皆是上世之成制,后贤之远匠矣。
今将示君道佛之名义异也。
夫佛者是正灵之别号,道者是百路之都名,老子者是一方之哲。
佛据万神之宗,道则以仙为贵,佛用漏尽为研,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无穷之灵,故妙绝杳然;
千岁之寿,故乘龙御云。
御云乘龙者,生死之道也。
杳然之灵者,常乐永净也。
若斯者,故能璇玑并应,迹临王城,宫疏绕阙,细委重轩。
故放彼万国,誓越三空,龙飞华馆,整驾道场。
于是初则唱于鹿苑,次则集于天宫,中则播于灵鹫,后则扇于熙连。
故乃巨光遐照,白日寝晖,华轩四盖,梵驾天垂。
九天齐歌,群仙悟机,敢预有缘,莫不云会归焉。
唯有周皇边霸,道心未兴。
是以如来使普贤威行西路,三贤并导东都。
故经云:「大土迦叶者,老子其人也」。
故以诡教五千,翼匠周世。
化缘既尽,回归天竺,故有背关西引之邈,华人因之作《化胡经》也。
致令寡见之众,咏其华焉。
君未详幽旨,辄唱老佛一人乎?
闻大圣现儒林之宗,便使周、孔、庄、老,斯皆是佛。
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
便当五道群品,无非是佛,斯则是何言欤?
真谓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君言《夷夏论》者,东有骊济之丑,西有羌戎之流,北有乱头披发,南有剪发文身,姬孔施礼于中,故有夷夏之别。
戎华者,东尽于虚境,西则穷于幽乡,北则吊于冥表,南则极乎牢阎,如来扇化中土,故有戎华之异也。
君责以中夏之性,效西戎之法者。
子出自井坂之渊,未见江湖之望矣。
如经曰:佛据天地之中,而清导十方,故知天竺之土,是中国也。
周、孔有雅正之制,如来有超俗之宪。
雅正制,故有异于四夷;
超俗,宪故不同于周孔。
制□四夷,故八方推德,宪加周孔,故老子还西。
老子还西,故生其群戎;
四夷推德,故逾增其迷。
正礼叵易,真法莫移,正礼叵易,故泰伯则于吴越而整服,真法莫移,故佛教则东流而无改。
缘整服,故令裸壤玩裳;
法无改,故使汉贤落发;
玩裳,故使形逼中夏
落发,故使仰齐西风。
形逼中夏,故使山藏而空慢,远齐西风,故使近见者莫不信也。
若谓圣轨无定,应随方异者,泰伯亦可裸步江东,君今亦可未服裳也。
故虽复方类不同,圣法莫异。
君言义将安取者,谓取正道也。
于是道指洞玄为正,佛以空空为宗,老以太虚为奥,佛以即事而渊。
老以自然而化,佛以缘合而生,道以符章为妙,佛以讲导为精。
太虚为奥,故有中无无,矣;
即事而渊,故触物斯奥矣。
自然而化,故霄堂莫登矣。
而生,故尊位可升矣。
符章为妙,故道无灵神矣。
讲导为精。
故研寻圣心矣。
有中无无故道则非大也。
触物斯奥,故圣路遐旷也。
霄堂莫登,故云云徒劳也。
尊位可升,故智士亡身也。
道无灵神,故倾颜何求也。
研寻圣心,故沙门云兴也。
尔乃故知道经则少而浅,佛经则广而深;
道经则甚而秽,佛经则弘而清。
道经则浊而漏,佛经则素而贞。
道经则近而暗,佛经则远而明。
君染服改素,实参高风也。
首冠黄巾者,卑鄙之相也。
皮革苫顶者,莫非华风也。
贩符卖箓者,天下邪俗也。
搏颊扣齿者,倒惑之至也。
反缚伏地者,地狱之貌也。
符章合气者,奸狡之穷也。
斯则明暗已显,真伪已彰。
君可整率匹侣,徊涉清衢,贫道雅德内顾,同奉圣真,岂有恶乎,想必不逆,允于往示耳(《弘明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