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理庐陵王义真 南朝宋 · 张约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二
臣闻仁义之在天下,若中原之有菽,理感之被万物,故不系于贵贱。
是以考叔反悔誓于及泉,壶关复冤魂于湖邑
当斯之时,岂无尊卿贤辅,或以事迫心违,或以道壅谋屈,何尝不愿闻善于舆隶,药石于阿氏哉。
臣虽草芥,备充黔首,少不量力,颇高殉义之风,谓蹈善于朝闻,愈徒生于白首。
用敢干禁忘戮,披叙丹愚。
伏惟高祖武皇帝诞兹神武,抚运龙兴,仰清天步,则齐德有虞,俯廓九州,则侔功大夏,故虔顺天人,享有万国。
虽灵祚脩长,圣躬弗永,陛下继明绍统,遐迩一心,藩王哲茂,四维宁谧,倾耳康哉之咏,企踵升平之风。
窃念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
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
至于天姿夙成,实有卓然之美,宜在容养,录善掩瑕,训尽义方,进退以渐。
今猥加剥辱,幽徙远郡,上伤陛下棠棣之笃,下令远近恇然失图,士庶杜口,人为身计。
臣伏思大宋之兴,虽协应符纬,而开基造次,根条未繁,宜广树藩戚,敦睦以道,使兄弟之美,比煇鲁卫,龟策告同,祚均七百,岂不善哉!
陛下富于春秋,虑未重复,忽安危之远算,肆不忍于一朝。
特愿留神允思,重加询采。
上考前代兴亡之由,中存武皇缔构之业,下顾苍生颙颙之望,时开曲宥,反王都邑
选保傅于旧老,求四友于髦俊,引诱情性,导达聪明。
凡人在苦,皆能自厉,况王质朗心聪,易加训范。
且中贤之人,未能无过,过贵自改,罪愿自新。
武皇之爱子,陛下之懿弟,岂可以其一眚,长致沦弃哉。
谨昧死诣阙,伏地以闻,惟愿丹诚,一经天听,退就斧镬,无愧地下矣(《宋书·庐陵王义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