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清者人之正路(《御览》四百二十六) 其四 南朝宋 · 颜延之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六
达见同善,通辩异科,一曰言道,二曰论心,三曰校理言道者本之于天,论心者议之于人。
校理者取之于物,从而别之,繇途参陈,要而会之,终致可一。
若夫玄神之经,穷明之说,义兼三端,至无二极
但语出梵方,故见猜世学,事起殊伦,故获非恒情。
天之赋道,非差胡华,人之禀灵,岂限外内。
一以此思,可无臆裁。
道者盖流出于仙法,故以炼形为上,崇佛者本在于神教,故以治心为先。
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
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欲使体合纁霞,轨遍天海,此其所长。
及伪者为之,则忌灾祟,课粗愿,混士女,乱妖正,此其巨蠹也。
治心之术,必辞亲偶,闭身性,师净觉,信缘命,所以反壹为生,克成圣业,智邈大明,志狭恒劫,此其所贵。
及诡者为之,则藉发落,狎菁华,傍荣声,谋利论,此其甚诬。
物有不然,事无不弊,衡石日陈,犹患差忒,况神道不形,固众端之所假,未能体神,而不疑神无者。
以为灵性密微,可以积理知,洪变欻恍,可以大顺待。
照若镜天,肃若窥渊,能以理顺为人者,可与言有神矣。
若乃罔其真而眚其弊,是未加心照耳(《弘明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