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慧琳 南朝宋 · 谢灵运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二
释慧琳问云:三复精议,辨𢛯二家,斟酌儒道,实有怀于论矣。
至于去释渐悟,遗孔殆庶,蒙窃惑焉。
释云有渐,故是自形者有渐。
孔之无渐,亦是自道者无渐,何以知其然邪?
中人可以语上,久习可以移性。
孔氏之训也,一合于道场;
十地之所阶。
释家之唱也,如此渐绝文论,二圣详言,岂独夷束于教。
华拘于理,将恐斥离之辨,辞长于新论乎?
勖道人难云:绝欲由于体理,当谓日损者,以理自悟也。
论曰:道与俗反,本不相关,故因权以通之,物济则反本。
问曰:权之所假,习心者亦终以为虑乎?
为晓悟之日,与经之空理,都自反邪?
若其永背空谈,翻为末说,若始终相扶,可循教而至不?
答维驎假知中殊为藻艳,但与立论有违者,以旋迷丧理,不以钻火致惑。
苟南向可以造越,背北可以弃燕,信燕北越南矣。
虑空可以洗心,捐有可以祛累,亦有愚而空圣矣。
如此,但当勤般若以日忘,瞻郢路而骤进,复何忧于失所乎,将恐一悟之唱,更踬于南北之譬邪。
答曰:孔虽曰语上,而云圣无阶级。
释虽日一合,而云物有佛性。
物有佛性,其道有归,所疑者渐教。
圣无阶级,其理可贵,所疑者殆庶。
岂二圣异途,将地使之然?
斥离之叹,始是有在,辞长之论,无乃角弓邪?
难云:若其永背空谈,翻与末说
若始终相扶,可循教而至,可谓公孙之辞,辨者之囿矣。
夫智为权本,权为智用。
今取圣之意则智,即经之辞则权,旁权以为检,故三乘咸踬筌。
既意以归宗,故般若为鱼兔,良民多愚也,故教迂矣。
若人皆得意,亦何贵于摄悟。
假知之论,旨明在有者,能为达理之谏。
是为交赊相倾,非悟道之谓。
与其立论,有何相违?
燕北越南,有愚空圣。
其理既当,颇获于心矣。
若勤者日忘,瞻者骤进,亦实如来言。
但勤未是得,瞻未是至。
当其此时,可谓向宗,既得既至,可谓一悟。
将无同辔来驰,而云异辙邪(并《广弘明集》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