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魏晋 · 释氏
 出处:全晋文
石门在精舍南十馀里,一名障山
基连大岭,体绝众阜。
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
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
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
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迥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馀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
虽林壑幽邃,而开涂竞进;
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
既至,则援木寻,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
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迥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
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
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
文石发彩,焕若披面,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
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
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
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
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
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
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邪?
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
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
灵鹫邈矣,荒途日隔。
不有哲人,风迹谁存?
应深悟远,慨焉长怀。
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其咏之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