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九折十演者 其二 覈体第二 十六国 · 释僧肇
 出处:全晋文
有名曰:夫名号不虚生,称谓不自起。
《经》称有馀涅盘无馀涅盘者,盖是返本之真名,神道之妙称者也。
请试陈之。
有馀者,谓如来大觉始兴,法身初建,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觉之茂林,积万善于旷劫,荡无始之遗尘,三明镜于内,神光照于外,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仰攀玄根,俯提弱丧,超迈三域,独蹈大方,启八正之平路,坦众庶之夷途,骋六通之神骥,乘五衍之安车,至能出生入死,与物推夷,道无不合,德无不施,穷化母之始物,极玄枢之妙用,廓虚宇于无疆,耀荫云于幽烛,将绝朕于九止,永沦太虚,而有馀缘不尽,馀迹不泯,业报犹魂,圣智尚存,此有馀涅盘也。
《经》云:“陶冶尘滓,如练真金,万累都尽,而灵觉独存”。
无馀者,谓至人教缘都讫,灵照永灭,廓尔无朕,故曰无馀。
何则?
夫人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
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
然则智以形倦,形以智劳,轮转修途,疲而弗已。
《经》曰:“智为杂毒,形为桎梏”。
渊默以之而辽,患难以之而起。
所以至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内无机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太虚同体,寂焉无闻,怕尔无兆,冥冥长往,莫知所之,其犹灯尽火灭,膏明俱竭,此无馀涅盘也。
《经》云:“五阴永尽,譬如灯灭”。
然则有馀可以有称,无馀可以无名。
名立则宗虚者欣尚于冲默,有称生则怀德者弥仰于圣功,斯乃典诰之所垂文,先圣之所轨辙,而曰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使夫怀德者自绝,宗虚者靡托,无异杜耳目于胎壳,掩玄象于霄外,而责宫商之异,辩玄素之殊者也。
子徒知远推至人于有无之表,高韶绝唱于形名之外,而论旨竟莫知所归,幽途故自蕴而未显,静思幽寻,寄怀无所,岂所谓朗文明于冥室,奏玄响于无闻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