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九折十演者 其一 开宗第一 十六国 · 释僧肇
 出处:全晋文
无名曰:《经》称有馀涅盘无馀涅盘者,秦言无为,亦名灭度
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
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
斯盖是镜像之所归,绝称之幽宅也。
而曰有馀无馀者,良是出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
余尝试言之。
夫涅盘之为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
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
超群有以幽升,量太虚而永久,随之弗得其踪,迎之罔眺其首,六趣不能摄其生,力负无以化其体。
潢漭惚恍,若存若往,五目不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响,冥冥窅窅,谁见谁晓?
弥纶靡所不在,而独曳于有无之表。
然则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躯,所以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
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华,斯皆理为神御,故口以之而默,岂曰无辩?
辩所不能言也。
《经》云:“真解脱者,离于言数,寂灭永安,无始无终,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若虚空,无名无说”。
论曰:涅盘非有,亦复非无。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寻夫经论之作,岂虚构哉?
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有;
有其所以不无,故不可得而无耳。
何者?
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
推之无乡,则幽灵不竭。
幽灵不竭,则抱一湛然;
五阴永灭,则万累都捐。
万累多捐,故与道通;
抱一湛然,故神而无功。
神而无功,故至功常存,与道通洞,故冲而不改,冲而不改。
故不可为有;
至功常存,故不可为无。
然则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怕焉而泰,九流于是乎交归,众理圣于是乎冥会,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而欲以有无题榜标其方域,而语其神道者,不亦邈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