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道行般若多罗蜜经序 前秦 · 释道安
 出处:全晋文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
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
两忘玄莫,隤(一作块,)然无主,此智之纪也。
夫永寿莫美乎上乾,而齐之殇子;
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涓滞;
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
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
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何者?
执道御有,卑高有差,此有为之域耳,非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也。
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者,智度之奥室也;
名教远想者,智度之蘧庐也。
然存乎证者,莫不𪾸其生无而惶眩(一作“契其无生而惶眩”;)存乎迹者,莫不忿其荡冥而诞诽。
道动必反,优劣致殊,眩诽不其宜乎!
不其宜乎!
要斯法也,与进度齐轸,逍遥俱游,千行万定,莫不以成,众行得字而智进,全名诸法参相成者,求之此列也。
且其经也,进咨第一义以为语端,退述权便以为谈首,行无细而不历,数无微而不极,言似烦而各有宗,义似重而各有主,琐见者庆其迩教而悦寤,宏哲者望其远标而绝目,陟者弥高而不能阶,涉者弥深而不能测,谋者虑不能规,寻者度不能尽,暨窈冥矣,真可谓大业渊薮,妙矣者哉!
然凡谕之者,考文以征其理者,昏其趣者也;
察句以验其义者,迷其旨者也。
何则?
考文则同异每为辞,寻句则触类每为旨,为辞则丧其卒成之致,为旨则忽其始拟之义矣。
率初以要其终,或忘文以全其质者,则大智玄通,居可知也。
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故曰远离也。
三脱照空,四非明有,统鉴诸法,因后成用,药病双亡,谓之观也。
明此二行于三十万言,其如视诸掌乎!
颠沛造次,无起无此也。
佛泥洹后,外国高士,钞九十章,为道行品。
桓灵之世,朔佛斋诣京师,译为汉文,因本顺旨,转音如已,敬顺圣言,了不加饰也。
然经既钞撮,合成章投,音殊俗异,译人口传,自非三达,胡能一一得本缘故乎?
由是道行颇有首尾隐者,古贤论之,往往有滞。
仕行耻此,寻求其本,到于阗乃得,送诣仓垣,出为放光品,斥重省删,务婉便,若其悉文,将过三倍,善出无生,论空持巧,传译如是,难为继矣。
二家所出,足令大智焕尔阐幽,支谶全本,其亦应然,何者?
钞经删削,所害必多。
委本从圣,乃佛之至诫也。
安不量末学,庶几斯心,载咏载玩,未坠于地,检其所出,事本终始,犹令折伤玷缺,戢然无际,假无放光,何由解斯经乎?
永谢先哲,所蒙多矣。
今集所见,为解句下,始况现首,终隐现尾,出经见异,铨其得否,举本证钞,敢增损也。
幸我同好,饰其瑕谪也(《释藏淡》一,又《迹》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