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褚常侍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六年正月,前临川府丞褚老常侍,君子谓吴如是乎能官人。
官人国之所废兴也。
古之兴王,唯贤是与。
吕望渔钓,而周王枉驾;
宁戚叩角,而齐王忘寐。
委斯徒而靡好爵,释短褐而服龙章。
姬姜之族,非无人也;
新昵之爱,非无怀也。
取彼庸贱之徒,登之佐臣之列;
九贤翼世,而有命既集,五子佐时,匡霸以济,夫唯能官人之所由也。
褚氏大夫之常佐,远邦之贱司,财则邵矣,官实陋矣,而拔出群萃,超升阶闼,虽文王登师,桓公取佐,亦何以加之。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言官人得才也。
褚常侍闻之曰:「君子之言,岂虚也哉,吾得此足矣」。
君子谓褚常侍于是乎不谦,谦也者,致敬以存其位者也。
谦之不存,德无柄矣。
世之治也,君子自以为不足,故撙节以求役于礼,敬让以求安于仁;
世之乱也,在位者自以为有馀,故爵丰而求更厚,位隆而欲复广,世之治教,恒由此作。
今褚侯蝉蜕利木,鹄鸣玉堂,不庶几夙夜允集众誉,而意充于一善,心盈于自足。
足则无求,盈则无戒;
不求则善远之,无戒则恶来之,亦何以为君子哉!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慎之至也。
褚常侍闻是言也惧,谓之昌言也而拜之。
君子曰:「褚侯其几矣」。
闻善而□喜过,又应之惧,嘉服义之贤,而拜谠言之辱,规同禹迹,义均罪己,君子哉!
吴无君子,斯焉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