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玄守论 西晋 · 皇甫谧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一
或谓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于穷而不变乎?
且道之所贵者,理世也;
人之所美者,及时也。
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赡,转死沟壑,其谁知乎」?
曰:「人之所至惜者,命也;
道之所必全者,形也;
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
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
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
且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耗精者乎!
又生为人所不知,死为人所不惜,至矣!
喑聋之徒,天下之有道者也。
夫一人死而天下号者,以为损也;
一人生而四海笑者,以为益也。
然则号笑非益死损生也。
是以至道不损,至德不益。
何哉?
体足也。
如回天下之念以追损生之祸,运四海之心以广非益之病,岂道德之至乎!
夫唯无损,则至坚矣;
夫唯无益,则至厚矣。
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
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晋书·皇甫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