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戒子 孙吴 · 姚信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一
古人行善者,非名之务,非人之为,心自甘之,以为己度,崄易不亏,始终如一,进合神契,退同人道,故神明祐之,众人尊之,而声名自显,荣禄自至,其势然也。
又有内折外同,吐实怀诈,见贤则暂自新,退居则纵所欲,闻誉则惊自饰,见尤则弃善端。
凡失名位,恒多怨而害善,怨一人则众人疾之,害一善则众人怨之,虽欲陷人而进己,不可得也,只所以自毁耳。
顾真伪不可掩,褒贬不可妄,舍伪从实,遗己察人,可以通矣;
舍己就人,去否适泰,可以弘矣。
贵贱无常,唯人所速。
苟善,则匹夫之子可至王公;
苟不善,则王公之子反为凡庶。
可不勉哉(《艺文类聚》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