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管蔡论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
或问曰:「案《记》:管、蔡流言,叛戾东都。
周公征讨,诛以凶逆。
顽恶显著,流名千里。
且明父圣兄,曾不鉴凶愚于幼稚,觉无良之子弟;
而乃使理乱殷之弊民,显荣爵于藩国;
使恶积罪成,终遇祸害。
于理不通,心无所安。
愿闻其说」。
答曰:「善哉!
子之问也。
昔文武之用管、蔡以实,周公之诛管、蔡以权。
权事显,实理沈,故令时人全谓管、蔡为顽凶。
方为吾子论之。
夫管、蔡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
是以文王列而显之,发旦二圣,举而任之。
非以情亲而相私也。
乃所以崇德礼贤。
济殷弊民,绥辅武庚,以兴顽俗,功业有绩,故旷世不废,名冠当时,列为藩臣
逮至武卒,嗣诵幼冲。
周公践政,率朝诸侯;
思光前载,以隆王业。
而管、蔡服教,不达圣权;
卒遇大变,不能自通。
忠于乃心,思在王室。
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
翼存天子,甘心毁
斯乃愚诚愤发所以徼祸也。
成王大悟周公显,复一化齐俗,义以断恩。
虽内信如心,外体不立。
称兵叛乱,所惑都广。
是以隐忍授刑,流涕行诛。
示以赏罚,不避亲戚;
荣爵所显,必钟盛德;
戮挞所施,必加有罪,斯乃为教之正。
今之明议也,管、蔡虽怀忠抱诚,要为罪诛
罪诛已显,不得复理。
内必幽伏,罪恶遂章。
幽、章之路大殊,故令奕世未蒙发起
然论者承名信行,便以管、蔡为恶,不知管、蔡之恶,乃所以令三圣为不明也。
若三圣未为不明,则圣不祐恶而任顽凶顽凶也不容于时世,则管、蔡无取私于父兄;
见任必以忠良,则二叔故为淑善矣。
今若本三圣之用明,思显授之实理,推忠贤暗权,论为国之大纪,则二叔之良乃显,万显三圣之用也有以,流言之故有缘,周公之诛是矣。
周公居摄,邵公不悦。
推此言则管、蔡怀疑,未为不贤。
而忠贤可不达权,三圣未为用恶,而周公不得不诛。
若此,三圣所用信良,周公之诛得宜,管、蔡之心见理,尔乃大义得通,内外兼叙,无相伐负者,则时论亦得释然而大解也(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