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无极山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四
光和四年□月单卯朔廿二日壬子,太常臣耽丞敏顿首上尚书
谨案文书,男子常山盖高上党范迁诣□□□为元氏三公(缺一字)本初元年二月癸酉光和二年二月戊子诏书,出其县钱,给四时祠具。
去年五月常山相巡,遣吏王勋三□弘褒诣三公山请雨,山神即使高传言,令勋褒归□雨可得。
三公即与龙灵山无极山、共兴云交雨。
国相元氏令王翊各白芊塞神山,复使高与远及县吏和下令俱诣大常,为无极山神索法食,比三公山
臣疑高迁言不实,辄移本国□,今常山相书言,部督邮书掾成熹参讯实,问熹县令翊各言无极山与天地俱生,从上至体,可三里所,立石为体,二丈五尺所,政南□上□青下黄白色,前政平可布两大席,山周币廿馀,在西南卅里,县界有名山,其三公龙灵山皆得法食。
长吏祈福,吏民祷告,如言有验,乞合无极山比三公封龙灵山,祠□七牲出用王家钱。
小费蒙大福,尊神以圭璧为信。
臣愚以为如巡言,为民来福,以祠祀为本。
少府给圭璧,本市祠具,如癸酉戊子诏书故事报。
臣耽愚戆,顿首顿首上尚书
制曰可。
大尚承书从事,上□月十七日丁丑,尚书令忠雒积阳宫。
光和四年八月辛酉朔十七日丁丑尚书令忠下。
光和四年八月辛酉朔十七日丁丑,大常耽丞敏下常山相□从事下承□用者如诏书。
书到言,革在礼典,国有名山,能异材用,兴云出雨,为民来福除央则祀。
元氏县有先昌三公封灵山,已得法食,而独未。
光和四年二月,所子大男盖高上党奏记大常。
大常下郡国相南阳冯府君,咨之前志,□问耆叟,佥以为实神且明,每国县水旱,及民疾病,祷祈辄应时有报,又有终南之敦物,屯岱崇之,及杨越之杶□条荡焉,材用于是乎出,官民于是乎给。
在礼秩祀有功必报,今时无极山应法食,诚其宜耳。
于是言大常,奏可。
其年八月丁丑,诏书听其九月更造神庙,恢拓祠宫,置吏牺牲从制。
月醮时祠,礼与三山同,乃立碑铭德,颂山之神焉。
其辞曰:
岩岩无极,厥体巍巍。
嵩□万常,尧□□梯。
浚谷千仞,窈窕曲隈。
茂林葱青,仓气蔚伊。
□□□则碍,嵬□山阶山淮。
遥望俨然,即就有威。
触石肤寸,兴云祁祁。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百谷用成,家有其资。
祷禳请祈,应速不迟。
鸟兽草木,番茂隆□□□□猥,神为之哀。
钦案礼典,咨古遗则。
功加于民,官报其德。
今备七牲,圭璧法食。
改馆兴庙,恢拓宇室。
增益吏役,恭君下职。
月醮时祀,肃祇齐壶。
□必傅硕,酒必嘉。
粢盛馨香,如礼不失。
原君歆享,降福孔(缺。)官民祷祈,佥□密勿。
有以禳解,报应可必。
□□法食,将祐我君。
高□众多子孙,君其遣庆,副称原云云(《隶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