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女诫 其八 和叔妹第七 东汉 · 班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六
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
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
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
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
自非圣人,鲜能无过。
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
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
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
此必然之势也。
《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
此之谓也。
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
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
若夫惷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
骄盈既施,何和之有!
恩义既乖,何誉之臻!
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愧,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
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
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
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
其斯之谓也(《后汉·列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