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对事 东汉 · 郦炎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客问郦炎曰:「吴王曷不傅子而傅兄弟?
四人傅者,将以致国乎季札,季扎不受。
虽有僚立阖闾之弑,《春秋》犹以不受为义,不杀为仁。
桓谭以吴之篡弑灭亡,衅由季札不思上放周公之摄位,而下慕曹藏之谦让,名已细矣。
《春秋》之趣,岂谓尔乎」?
曰:「夫四王之轻命致国乎季子,谓其能流庆百世也。
季子不受,内有篡杀之乱,外致灭亡之祸。
虽知洁己之可为,不惟宗庙之绝祀,其痛矣」!
问曰:「周制诸侯,父死子继。
从先私志,受非所继,是浮行,岂节义之谓与?
阖闾之欲国,盖缘之雅意,故曰季子虽至,不吾废也。
今如吾子之云,则君子可称乎:「炎曰:「光知季子仁而无权,故肆意焉。
季子不能讨,是则《春秋》所讥。
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子之云,《公羊》也。
《公羊》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
不以家事辞国政,以国政辞家事。
卫辄拒父,犹谓之可,况以国治篡弑之子乎?
祭仲行权,《公羊》嘉之,云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季子不然,犹可善乎?
此盖《公羊》之失,非义之通者也。
周公诛二叔,不为不仁,宋穆受兄国,不为不义。
君子急病而让夷,故践明堂,朝诸侯,非荣其位,为时之急也。
以季子之才,君国子民,行化四方,与夫句践,相去几何?
若令向时见国危乱,慕周公急时之义,思先君致国之意,摄政持统,迈其威德,奚翅迁都,尚征上国,朝齐、宋、、鲁、卫执玉之君哉!
孔子称可与立道,未可与权。
权反经而善,圣之达节者也。
季子守节之士,故非其量度乎」?
问者因又谓曰:古者圣人封建诸侯,皆云百里,取象于雷。
雷何取也,曰:「《易》震为雷,亦为诸侯。
雷震惊百里」。
曰:「何以知之」?
曰:「以其数知之。
夫阳动为九,其数卅六;
阴静为八,其数卅二。
震,一阳动,二阴静(《御览》作「从」。),故曰百里」。
闻者称善(《古文苑》,又略见《御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