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月令篇名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
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
所以顺阴阳,奉四时,郊气物,行王政也。
成法具备,各从时月,藏之明堂,所以示承祖考神明,明不敢泄渎之义,故以《明堂》冠《月令》充,以名其篇。
自天地定位有其象,圣帝明君世有绍袭,盖以裁成大业,非一代之事也。
《易》正月之卦曰泰,其经曰:「王用享于帝,吉。
孟春令》曰:「乃择元日,祈彀于上帝」。
《颛顼历术》曰:「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日月俱起于天庙营室五度」。
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本集,「颛顼」以下多误,今从《续汉·律历志中》注补引改注补作蔡邕《命论》,当是《月令论》之误也。)
《尧典》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令》曰:「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
《易》曰:「不利为寇,利用御寇」。
《令》曰:「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
《书》曰:「岁二月,同律度量衡」。
中春令》曰:「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
凡此皆合于大礼王政,其类不可尽称。
《大传礼·夏小正传》曰:「阴阳生物之后,王事之次,则夏之《月令》也。
「殷人无文,及周而备,文义所说,博衍深远,宜周公之所著也。
官号职司,与《周官》合。
《周书》七十二篇,而《月令》第五十三,古者诸侯朝正于天子,受《月令》以归,而藏诸庙中。
天子藏之于明堂,每月告朔朝庙,出而行之。
周室既衰,诸侯怠于礼。
鲁文公废告朔而朝,仲尼讥之。
经曰「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刺舍大礼而徇小仪,自是告朔遂阙,而徒用其羊。
子贡非废其令而请去之。
仲尼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庶明王复兴,君人者昭而明之,稽而用之,耳无逆听,令无逆政,所以臻乎大顺,阴阳和,年彀丰,太平洽,符瑞由此而至矣。
秦相吕不韦著书,取《月令》为《纪号》,淮南王安亦取以为第四篇,改名曰《时则》,故偏见之徒,或云《月令》吕不韦作,或云淮南,皆非也(本集,《说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