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问答 其一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
问者曰:「子何为著《月令说》也?曰:「予幼读记,以为《月令》体大经问(一本作「同」。),不宜与记书杂录并行,而记家记之,又略及前儒特为章句者,皆用其意传,非其本旨,又不知《月令》徵验。布在诸经,《周官》、《左传》皆实与《礼记》通。他议横生,纷纷久矣。光和元年,予被谤章,罹重罪,徙朔方,内有猃狁敌冲之衅,外有寇锋镝之艰,危险凛凛,死亡无日。过被学者闻,家就而考之,亦自有所觉寤,庶几颇得事情,而讫未有记著于文字也。惧颠蹶陨坠,无以示后,同于朽腐。窃诚思之,《书》有阴阳升降、天文历数、事物制度,可假以为本,敦辞托说,审求历象,其要者莫大于《月令》,故遂于忧怖之中,昼夜密勿,昧死成之。旁贯五经,参互群书,至及国家律令制度,遂定历数,尽天地三光之情。辞繁多而曼衍,非所谓理约而达也。道长日短,危殆冠兢惕,取其心尽而已,故不复加删省,盖所以探颐辨物,庶几多识前言往行之流也。苟使学者以为可览,则余死而不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