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复上言东羌事 东汉 · 段颎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臣本知东羌虽众,而软弱易制,所以比陈愚虑,思为永宁之算。
中郎将张奂,说虑强难破,宜用招降(案《文选·陆倕石阙铭》注引《段颎上疏曰:「先零东羌,讨之难破,降为上策,战为下计」。盖即述张奂之言,名有详略耳。)
圣朝明监,信纳瞽言,故臣谋得行,奂计不用。
事势相反,遂怀猜恨。
信叛羌之诉。
饰润辞意,云臣兵累见折衄,又言羌一气所生,不可诛尽,山谷广大,不可空静,血流污野,伤和致灾。
臣伏念周、秦之际,戎狄为害,中兴以来,羌寇最盛,诛之不尽,虽降复叛。
先零杂种。
累以反覆,攻没县邑,剽略人物,发冢露尸,祸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诛。
昔邢为无道,卫国伐之,师兴而雨。
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
上占天心,不为灾伤;
下察人事,众和师克。
自桥门以西,落种以东,故官县邑,更相通属,非为深险绝域之地,车骑安行,无应折衄。
案奂为汉吏,身当武职,驻军二年,不能平寇,虚欲修文戢戈,招降犷敌,诞辞空说,僭而无徵。
何以言之?
先零作寇,赵充国徙令居内,煎当乱边,马援迁之三辅,始服终叛,至今为鲠。
故远识之士,以为深忧。
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羌所创毒,而欲令降徒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于良田,养虺蛇于室内也。
故臣奉大汉之威,建长久之策,欲绝其本根,不使能殖。
本规三岁之费,用五十四亿,今适期年,所耗未半,而馀寇残烬,将向殄灭。
臣每奉诏书,军不内御,愿卒斯言。
一以任臣,临时量宜,不失权便(《后汉·段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