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诣阙拜章 其一 东汉 · 郎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
臣闻天垂妖象,地见灾符,所以谴告人主,责躬修德,使正机平衡,流化兴政也。
《易内传》曰:「凡灾异所生,各以其政。
变之则除,消之亦除」。
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祇悔。
方今时俗奢佚,浅恩薄义。
夫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安上理人,莫善于礼。
修礼遵约,盖惟上兴,革文变薄,事不在下。
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
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未浊,天地之道,其犹鼓龠,以虚为德,自近及远者也。
伏见往年以来,园陵数灾,炎光炽猛,惊动神灵。
《易天人应》曰:「君子不思遵利,兹谓无泽,厥灾孽火烧其宫」。
又曰:「君高台府,犯阴侵阳,厥灾火」。
又曰:「上不俭,下不节,炎火并作烧君室」。
自顷缮理西苑,修复太学,宫殿官府,多所构饰。
盘庚殷,去奢即俭,夏后卑室,尽力致美」又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何必改作」。
臣愚以为,诸所缮修,事可省减,禀恤贫人,赈赡孤寡,此天之意也。
人之庆也,仁之本也,俭之要也。
焉有应天养人,为仁为俭,而不降福者哉!
土者地祇,阴性澄静,宜以施化之时,敬而勿扰。
窃见正月以来,阴暗连日。
《易内传》曰:「久阴不雨,乱气也,《蒙》之《比》也。
蒙者,君臣上下相冒乱也」。
又曰:「贤德不用,厥异常阴」。
夫贤者,化之本;
云者,雨之具也。
得贤而不用,犹久阴而不雨也。
又顷前数日,寒过其节,冰既解释,还复凝合。
夫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此言日月相推,寒暑相避,以成物也。
今立春之后,火卦用事,当温而寒,违反时节,由功赏不至,则刑罚必加也。
宜须立秋,顺气行罚。
臣伏案《飞候》,参察众政,以为立夏之后,当有震裂涌之害,又比荧惑失度,盈缩往来,涉历舆鬼,环绕轩辕
火精南方,夏之政也。
政有失礼,不从夏令,则荧惑失行,正月三日至乎九日三公卦也。
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
政失其道,则寒阴反节。
「节彼南山」,咏自《周诗》;
「股肱良哉」,著于《虞典》。
而今之在位,竞托高虚,纳累钟之奉,忘天下之忧,栖迟偃仰,寝疾自逸,被策文,得赐钱,即复起矣,何疾之易而愈之速?
以此消伏灾眚,兴致升平,其可得乎,今选举牧守,委任三府,长吏不良,既咎州郡,州郡有失,岂得不归责举者?
而陛下崇之弥优,自下慢事愈甚,所谓大网疏,小网数。
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谓发愤忘食,恳恳不已者,诚念朝廷欲致兴平,非不能面誉也。
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伏锧鼎镬,死不敢恨。
谨诣阙奉章,伏待重诛(《后汉·郎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