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山川颂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四
山则巃嵷崔,山椎嵬嶵巍,久不崩陀,似夫仁人志士。
孔子曰:「山川神祗立,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舆浮滠。
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
持斧则斫,折镰则艾。
生人立,禽兽伏。
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辟也。
且积土成山,无损也。
成其高,无害也。
成其大,无亏也。
小其上,泰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唯山之意。
《诗》云:「节彼南山,惟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此之谓也。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既似力者。
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
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
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
鄣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
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
赴千仞之壑而不疑,既似勇者。
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
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之谓也(《古文苑》。案:此颂见《春秋繁露》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