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郊事对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三
廷尉臣汤昧死言:臣汤承制,以郊事问故胶西仲舒
仲舒对曰:所闻古者天子之礼,莫重于郊。
郊常以正月上辛日者,所以先百神而最居前。
礼:三年丧,不祭其先,而不敢废郊。
郊重于宗庙,天尊于人也。
《王制》曰:「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
此言德滋美而牲滋微也。
《春秋》曰:「鲁祭周公,用白牲」。
色白贵纯也,帝牲在涤三月,牲贵肥洁而不贪其大也。
凡养牲之道,务在肥洁而已。
驹犊未能胜刍秩之食,莫如令食其母便。
臣汤谨问仲舒:「鲁祀周公用白牲,非礼也」?
仲舒对曰:「礼也」。
臣汤问:「周天子用骍,群公不毛
周公,诸公也,何以得用纯牲」?
仲舒对曰:「武王崩,成王幼,而在襁褓之中,周公继文武之业,成二圣之功,德渐天地,泽被四海,故成王贤而贵之。
诗曰:『无德不报』。
成王使祭周公以白牡,上不得与天子同色,下有异于诸侯。
仲舒愚以为报德之礼」。
臣汤问仲舒:「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土,鲁何缘以祭郊」?
仲舒对曰:「周公传成王成王遂及圣,功莫大于此。
周公圣人也,有祭于天道,成王令鲁郊也」。
臣汤问仲舒:「鲁祭周公用白牲,其郊何用」?
仲舒对曰:「鲁郊用纯骍刚,周色尚赤,鲁以天子命郊,故以骍」。
臣汤问仲舒:「祠宗庙或以鹜当凫,鹜非凫,可用否」?
仲舒对曰:「鹜非凫,凫非鹜也,臣闻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慎之至也。
陛下祭,躬亲斋戒沐浴,以承宗庙,甚敬谨,奈何以凫当鹜,鹜当凫?
名实不相应,以承太庙,不亦不称乎?
仲舒愚以为不可。
犬马齿衰,赐骸骨,伏陋巷。
陛下乃幸使九卿问臣以朝廷之事,臣愚陋,曾不足以承明诏奉大对,臣仲舒冒死以闻(《古文苑》。案:此对见《春秋繁露》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