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谏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 西汉 · 贾谊
 出处:全汉文 卷十六
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
然铸钱之情,非淆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淆之甚微,为利甚厚。
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
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及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众。
夫县法以诱民,使人陷阱,孰积于此!
曩禁铸钱,死罪积下
今公铸钱,黥罪积下
为法若此,上何赖焉?
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
或用重钱,平称不受。
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乎,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
纵而弗呵乎,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
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
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
善人怵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
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
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
令禁铸钱,则钱必重;
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
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
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
今博祸可除,而七福可致也。
何为七福?
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矣。
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
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矣。
铜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
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
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贵而末民困,六矣。
制吾弃财,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
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祸,臣诚伤之(《汉书·食货志》下:孝文五年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谏,上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