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心史后叙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四、《心史》卷末
道本无说也,见于日用常行间,特迹尔,是以民由之而不知之。
何者曰文?
古先圣贤不得已迹其迹,寄于言,教天下归于道。
后世神其迹之迹,遽为道在是,反与道相悖愈邈;
或者救后世弊,乃曰「文者所以载道也」,然道本无说,以有说穷无说,殆已!
是故必有自得之学,始可迹其道,寄之以文。
不然,缀缉摹写,支离汗漫,纵一字源一经、一言出一史,析以还之,皆古人糟粕,即其中求自己物,咸无焉,奚足为文?
乃知文者非言语之谓,亦非外至者。
始于进学,必藉以书;
终于造道,当蜕其书;
或泥于书,则物矣。
必有自得之学主于中,绳绳然日用常行间,左右逢源,万物皆备于我,庶几委迹而天矣。
虽不求为文,森乎吾前,道妙生机,充动流满,周于六虚,何莫非文?
下视言语之文,诚陋。
愚实有志于斯,愿学焉。
或曰:「子性命之学、及文与诗,孰师」?
我生死一言曰:「终身所法,惟学我父而已」!
今竟绝笔言语之文,养自得之学,誓以正天下,渊然无思,一以诚之,天者定,人者正,我心始闲闲然。
若夫《大宋中兴颂》、《铙歌》、《鼓吹曲》等作,一付之天下文人骚客矣,得彼为之,即我为之也。
故跋其意,叙之于后。
时年四十一,德祐七年岁在辛巳十二月朔三山郑思肖亿翁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