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联句辨 宋末元初 · 吴龙翰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六、《古梅遗稿》卷六
余素有王元风月之癖,嗜吟如饴,建安以来,各人庭户走阍殆遍,时效梅都官,日以诗为课。
初欲驰马羊肠百八盘间,股栗汗下,久则康庄,按辔舒徐自若也。
岁己未,入京试右庠,持所业参呈讷斋、林竹逸,诸公甚爱余学《选》。
是冬秋崖方先生,赏余「清池沈鸟影,高树落蝉声」之联,谓余他作皆有思致。
庚申,再投业,先生深嘉叹赏。
辛酉,再谒后村刘先生,亦沐深许不肖。
余自瓣香二师后,屈指十二年,粗有寸进,何比年每出语多召闹乡人邪,殊所未喻。
尝作潇湘联句曰:「一声欸乃烟波阔,千古《离骚》日月光」。
或议「欸乃」不可对「离骚」,余曰:欸乃,三老对答之声,离遭骚忧,岂不可对?
唐子西已有「路入离骚国,江通欸乃村」之句。
明年,复作潇湘句曰:「天地可呼归舴艋,利名不遣涴笭箵」。
或又议:箵,《玉篇》仄声。
试取山谷诗诵之,知余有所本。
大率诗家自有一副的当字面,近挽留宇文使君联句曰:「蜀儒为郡追任昉,歙士呼天寇恂」。
或又议任昉蜀人,又不可直称名字,及改「为」作「治」字。
余曰:今投贽庙堂,或比傅说或称姬旦,恬不为怪。
寇恂可作君,决不可易他字。
余意用「蜀儒」二字见得宇文使君盛德之士,多所著述。
「为」之一字,又见《昉传》「出为新安太守」本文,用「为」字则有蓄涵,活于「治」字。
梁人也,自有吾郡以来为第一贤守,用此见得宇文来吾郡作守分晓,寇恂见得挽留分晓。
固非蜀,亦非歙,对偶停当,十四字间本意完备。
若用名贤为蜀守,接蜀儒作一句,却又全科新安不著。
痴人前不得说梦,斯人之谓欤!
顷杜撰此语,亦非强出头而吐气者,或有可免刮垢索瘢之酷哉!
今后当与笔砚赋绝交书,封文于刘蜕之冢,泛诗于唐求之瓢,以俟后世之知子云者。
呜呼!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鼓琴不若不鼓琴也,不鼓琴为善鼓琴者也。
余当书诸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