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堂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八、《须溪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二
自韦弦易佩以来,有志于改涂易辙者即美言尊行无不用,其取于他山之石者则又惊世绝俗,至乃使人不敢称。杨侯克恭独以善名其堂,初若无所谓者,然概乎其无所不包,语焉而不可胜既,岂不广大矣,易直矣,纯粹精矣。侯以予粗知字义,谓予一言,予盖敬之爱之,为之言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继之者必善也。苟于其继之者不深识其所以然,则必漠然而无所可守矣。始为仁义礼知者谁欤?求之性初,性初无是也,善而已;求之画前,画前无是也,善而已。善者念之动也,虽天地之分亦念之动也。方其动也,我且不自知其为谁,亦犹未动之先,天且不自知其为道。天即道也,道所以为天也,而吾为道之子所为继也。继犹春也,春之于物其何所不至,而岂有不善哉!人见其无所不生也,不能无善不善,而不知其不得不生者皆善也,而岂独私于人哉!而岂独私厚于我哉!吾于此见天地之量,于此见命之流行自然如不得已,于此见性之于人本皆如此。而横论为恶,调停为混者,皆未尝返诸其初也。泉初出,犹云初兴,岂下流之谓哉?必有察夫动之惟微,而后知其为中也。虽不离乎喜怒哀乐,亦未至于喜怒哀乐,故仁义礼知皆不足以形容之,此则善之为善也。善者道之所生也,吾赤子之心也,亦犹人生未有名字,所知者其父母而已,则其去父母特未远也;字之又字之,其号名殊,而所生不可知矣。今之言性者皆字也,心言仁,仁言爱,爱言觉,觉言公,德言常,常言端,端言几,几又转而元、而通、而复,则字之字也。向之员者犹有以为方也,而清者不可以为和矣。父止慈,交止信,非不足以为为善之所止,而谓善之为善止于此,则不可,盖有止于此而不足以为善者矣。故家有严君,而大人者不必信。呜呼!不明乎善,则虽执中犹执一,而况愈支愈离,愈辩愈惑。今世之所称者以并包为善,而又以巽懦为为善之人,则殆于认恶以为善。不知舜之善也有若决江河之勇,乐正子之善也优于天下,则善之气象为何如也。侯于学问既得于念动之初,有以达性命之蕴,而又有服膺固执之力,不得志独行其道,屡空而不闷。昔者荀息之言曰:「人之为善,谁不如我」。范孟博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后之君子无不有感于斯焉。杨氏自四世三公,为蜀闻家。侯青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