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钦天台不当毁及乞收召言官事 南宋 · 赵顺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格庵奏稿
臣尝读《诗·大雅》之首篇,而有感焉。
其一章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言文王德之昭明,上彻于天也。
申之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文王一陟一降,当若在帝左右也。
其三章曰:「思王多士,生此王国」。
言美哉众多之贤,生于文王之国也。
申之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文王待此多士,以安宁天下也。
由是观之,国家之所以开承,以祈天永命为本,以求贤用士为先。
转移造化,扶植人纪,讵容视为迂缓不急之务哉!
帝者之世曰「钦若昊天」,王者之世曰「钦崇天道」。
盖统御六合,莫尊者君,威福玉食,唯意所欲。
使非高高日监于兹,则畏心一弛,何所不至?
自昔帝王,一则曰「钦天」,二则曰「钦天」,赫赫在上,天难谌斯,故常常瞻顾,而不敢斯须间断。
本朝仁宗筑钦天台于禁中,一念对越,凛乎上帝之临女。
范祖禹言:「仁宗丰功盛德,以畏天为首」。
天监厥德,肆仁宗之享国四十有二年
游似上疏于理宗曰:「禁苑之中,自有祖宗祈天永命之地,其势高绝,精神易通。
近年以来,饰为亭馆,愿亟撤去」。
理宗深然其言,立钦天台,此意固已同符仁宗矣。
天监厥德,肆理宗之享国四十有一年。
孟子齐王曰:「明堂,王者之堂也。
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臣亦曰:钦天台者,二宗祈天永命之所也,陛下欲法二宗,则勿毁之矣。
自古贤者最患乎难进而易退,难聚而易散。
必耆俊在服,正直在位,白驹不絷于谷,振鹭悉充于庭,而后可以立无穷太平之业。
陛下登临大宝,首召洪天锡、陈宗礼、陈宜中为言官,朝野相庆,以为得人。
或坚难进之操,莫强其来;
或厉易退之风,莫挽其去。
陛下一念好贤,与《卷阿》、《嘉鱼》同,亦尝加之圣虑乎?
宜中又请外矣。
彼以韦布而婴奸锋,至罹窜谪,岂意复见天日之开明。
劫火不烬,丹心犹昨。
近者裂麻一事,陛下翻然从之,人方歌诵从谏弗咈之圣,而麟凤自疑,弗安于位。
刘敞尝谓正臣聚于位,则奸邪屏息,治平可望。
王岩叟亦谓正人在朝,则人君无过举,天下有治平之理。
法家拂士,安可一日无也?
缄默茍容者多,赤心竭节者少,人主将何便于此?
臣区区愚忠,无所补报,敢以缺于君德、切于世道者为陛下告。
伏愿常怀严恭寅畏之心,以凝天命;
常怀尊德乐道之心,以收忠良。
社稷绵远,终必赖之,唯陛下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