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题易象本旨后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巽斋文集》卷二○
刘君定子以所著《易象本旨》惠教,予既录而藏之,又欲取其间所疑槩之予心而未尽安者告定子,以折衷一是之论。
然而未之敢也,微以言卜定子可否,而定子慨然曰:「予以是书来,岂欲执事谩不加省而称善哉?
有先儒之训,予不当辄出臆见,然而恃先儒之训而不及求诸心,则是名尊先儒而实济媮也。
故是编之作,虽不敢保其不畔,而幽思穷探以得之。
又惟人之常情,思而有得则必喜,喜则见其得而不见其失。
此非独予病之,将先儒亦病之。
故先儒晚岁之书,比之初本,几于窜易且尽者,盖不肯以一日之见自安也。
予实有志于学先儒之学,而幸予精力之方强,子宜有以语我」。
噫,甚矣!
予何敢疑焉而不告。
凡予欲质者数事,且如别录,抑学者之于《易》非徒玩其辞而已也。
自强不息,己当自强不息也;
厚德载物,己当厚德载物也。
充此类则一象无不为己设,又畅而通之,则岂特一象一义也,穷天下万理无不在《易》焉,亦无不在我焉。
象固未有尽也,《易》固公天下万世之书,然我辈读之,当见古先圣人如特为己作者。
定子于此将终身焉。
予之不敏,岂徒愧定子之著书而已哉!
他日当见定子以《易》周旋,为《易》所谓君子,使予有所企望而常不及也。
《易》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学聚问辨而能优游涵养,则有以居之而不失,是之谓宽。
既而体之于身,凡天地万物之理皆备于我,而无可违者,所谓仁也。
学至此,则《易》之全体也,而象可以忘矣。
定子将别,书其语于卷末而归之。
噫!
子诚有意,恨予相去之远,而不得日相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