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论国朝庚子辛丑气数人事1240年 南宋 · 吴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七○、《许国公奏议》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闻天运有吉凶之相推,世道有升降之相易,当其会虽圣君不能违,值其阨虽治世不能免,亦在于小心兢业而已矣。
臣窃观比岁有火有潦,有风有潮,然而未有彗也,未有蝗也,未有旱也。
乃今踵见于一年之间,浸淫于数月之久,众目恐怖而窃议,四鄙枵竭而坐完,田野焦枯而莫耕,河港断绝而弗济,不惟南亩之入杳无望期,抑使太仓之输邈有滞积。
是自比岁以来,极咎徵之备,丛沴气之多,未有今岁若也。
臣俯察物宜,仰稽造化,窃以为有气数焉,非人之所能逃也,有人事焉,非天之所能预也。
臣于是求之国史,盖国朝自膺大历服,至于咸平之二年三年,始得庚子辛丑,自是而为嘉祐之五年六年,自是而为宣和之二年三年,自是而为淳熙之七年八年。
考其年,求其故,不有天灾,必有天变,不有天变,必有盗贼。
盖二者皆火之仇,土之舍也。
仇者得志,旺者告病,是亦阳九百六之会与!
是故天狗堕于西南,彗心缠于星宿,日食地震,淫雨大水,禁卫为盗,民多流亡,嘉祐之庚子、辛丑然也。
太阴荧惑,屡失其度,旱暵雨潦,相继为灾,湖南则曰旱势未已,广德则曰旱灾异常,严□□以十馀日,越之潦至八万亩,淳熙之庚子、辛丑然也。
而其甚者,咸平王均僭蜀,宣和则方腊盗浙。
庚子辛丑之间,二方之民,死于盗死于兵者,各以数十万计。
夫以真庙之恭俭,仁宗之宽仁,孝宗之忧勤,虽不幸而当此气数之交,要亦幸而当此圣明之世。
是以因灾而慄慄,随事而孜孜,群臣尽言,大臣尽心,州县尽力,此其所以终保有咸平嘉祐淳熙之盛时,而不至为宣和之庚子、辛丑也。
宣和惟其不然也,故祸作而政愈疵,变形而人愈缪。
凡自古所谓与乱同事者不极不止,而气数尽矣。
向非高宗以一旅兴于大江之南,则九庙之祀,未知所属也。
今陛下又不幸而逢庚子辛丑之气数,姑舍咸平嘉祐而概以淳熙,陛下有淳熙之忧而治不如,大臣有淳熙之枋任而协同不如,州县亦淳熙之天下而事力不如。
至于财殚匮,钱弊楮穷,强敌凭陵,骄卒桀傲,梁益俶扰,襄樊沦亡,人心动摇,国势兀隍,此又淳熙之所尽无而今日之所备有也。
若上下勤恤,君臣克艰,汲汲皇皇,常若乱亡之迫其后,万一国尚可为,民尚可保。
不然,天与人莫之通,人与政莫之省,帝怒叵测,世数难回,臣恐、腊之奸,将有伏于草莽饥寒窟者,同时而出。
其或邕广有一隙之虚,施黔有一罅之漏,江沱有一缝之缺,饥氓为流民之导,流民为贼寇之导,不知浮脆之□豢养之京师,将何以禦之乎!
臣闻未病而服药者上也,当病而服药者次也。
今不得而服未病之药矣,臣请勉其次者。
臣初闻医国之方于经传,最速于见效者,其药有三:一曰修身,二曰用贤,三曰畏天。
服此药者,必各有戒:修身之戒在欲,用贤之戒在谗,畏天之戒在欺。
持此戒者,亦各有法:欲节欲莫如刚,欲远谗莫如明,欲去欺莫如敬。
陛下非不服此药也,亦尝守此戒以待其效欤?
陛下非不持此戒也,亦尝由此法以防其决欤?
祸福同行,安危共辙。
宣和淳熙,相去一间,女真、蒙靼,非有异人。
禹戒舜曰无若丹朱,旦戒成曰无若商受。
舜与成不为忤,禹与旦不为讦。
盖君子之立本,皆出于天地之大义,期于以一念之真切相成,以万世之誉闻相保,上非冀其容悦,下非希其宠利,一于道而已矣。
臣诚不忍陛下以大有为之资,而浸浸于不可为之地。
天人之證日异,国家之事难言,是用罔避忌讳,俯伏陈露,庶几少启陛下瞿然惕然之思,而先自三者至心行之。
然后申敕二三大臣,惜分寸之光阴,以图回实政,采军民之公论,以布置人才。
最急者莫如食,其次钱币。
若流民盗贼夷狄,皆当视以为必至之忧,无可疑之患,如在火焚水溺之中,求为脱一生于万死之计,庶几犹可及止也。
咸平嘉祐淳熙之庚子、辛丑,不可望矣,宣和之庚子、辛丑,可复蹈乎!
臣不胜惓惓。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