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普济寺 南宋 · 孙德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五、《太白山斋遗稿》卷上
普济寺在候潮门外,椤木桥东。
太平兴国初吴越所创也。
钱氏崇尚佛教,基千馀丈,可谓盛矣,其后非复旧观。
绍兴初僧妙觉罢参诸方,归于此,稍葺成寺。
甲乙住持再传,至绍定庚寅,燬于民燎。
星源五王庙于寺左庑,岿然独存,众咸瞻骇,谓神通显异,其寺复兴之符。
僧元净倾衣钵为率,远近劝施,起两廊,立佛殿,而遽示寂。
嗣子道玄早夜经营,惟寺故无租入,若徒事庐舍,将无以得食。
乃首置田百亩,以充香积。
营长生库子本,以资工役。
淳祐戊申钟楼成,乃以院事付其徒守恭,而退居于塔院
守恭性节俭,一布褐寒暑不易,话辄当理,尤勤于理,颂声彻广内,先皇帝嘉之。
淳祐八年,给度牒三十道,中殿而坐,各施钱帛,造法堂
宝祐二年,中殿复请给度牒、缗钱,造轮藏。
长公锡所书《般若经》、《藏经》五千馀卷,琅函玉轴,相与辉映。
四月某日,特旨以崇奉元命、祈禳请祷之地,务在庄严,特蠲杂徭贴占等事。
继蒙颁御书,赐「祈永」二字。
云汉之章,烂然昭回,士庶耸观,施者益众。
展拓开阖,增修廊宇,僧堂、厨湢皆新之。
又二年,复建圆通宝阁,高敞鲜丽,上塑三十六化拥壁,下设大士应直佛像。
咸淳二年,守恭趺坐而逝。
今住持德中,其孙也,早侍左右,缘事钜细,备宣劳效。
知省杨端朝集众议,以开旨降都省,俾传劄住持。
四月,上出内帑,建先皇帝神御殿,追严在天之灵。
既而观音阁、五王殿罗汉,诸天府冶铜为钟,锡所秘无量寿佛、观音、罗汉、诸天画像,以严供事。
其所奉主上庚子元命扁曰「申祐」,寿和圣福皇太后己巳元命扁曰「顺福」,并昭揭圆通宝阁
御题宸章帝藻,在在成饰,每遣使祈年,降赐修设,视前有加焉。
夫通天下一气耳。
人之所以为人,而为神佛之王者,气也;
神佛之所以为神佛,而为人之所助,亦气也。
《华严经》亦谓诸天菩萨示现为神,又云宝轮妙庄严世界有佛名功德海,光明轮,彼时为五通仙,现大神通,其变化出没于天地之间,何往非气之所寓,而未可以异观也。
普济建寺,圣迹华著,水旱疾疫,靡祷不应。
庚寅回禄,惟殿不燬,如鲁灵光。
景定、咸淳,郁攸从之,以及檐栋,反瓦而息,可谓灵也已。
恭惟两朝尊崇优异,浚发纶音,增加位号,而守恭、德中辈亦获际遇盛时,对扬显休,仰祝皇祚,永永无疆,顾不伟欤!
某尝备员东观,德中积事之本末,使之详述。
某衰晚,再三辞不获,姑次第其大概,著于左右者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