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跋毋惰赵公执政恩数简1267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一、《后村题跋》卷一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理宗皇帝临御久,阅士多,群臣或见面得之眉睫,或隔膜知其肺肝,有前敬而后怠者,有始密而终疏者。
余事轩陛,耳目所睹,记士大夫终身为上礼貌亲信,寄之以心腹,待之以宾师,惟毋惰公一身而已。
虽去而国有大政,犹以小椠咨访,公何以得此于哉!
余告老归田,公兄子计院出牧于莆,始见公与使君木史蝇头细字约三十馀行,可五六百字,乃晚年出处大节目,矍然起敬曰:公召入陪祠,甫税冕即行,留之不可。
时相矩堂董公为上言,欲加公执政恩数,公掩耳曰:「以吏部尚书则辞,以执政恩例则受,吾事上十年,聒聒顶门一针」。
每言:「治乱原于君心公私之判,南阳攀附者当尽换右阶,官寺精黠者当遣出外任。
南阳则两人,俨然为从官;
官寺则两人,俨然逐台谏。
如此而呼之则至,上必待以无廉耻之人矣,何面目见上乎?
今若必不出,必不受朝廷分毫官职。
上冷地思量,或自感悟,即是为君相扶持国事」。
使君以此椠示枢掾叶仲圭以白矩堂,遂寝前说。
公辞受如此,世所未知。
昔温公以攻新法忤旨,然以不拜副枢一节,使人主有「若他人虽推之不去」之语。
公辞执政与温公事相望,穆陵敬公,犹裕陵之敬涑水也,岂苟然哉!
余前所谓前敬后怠、始密终疏者,未必人主之眷不可恃,毋亦有自取轻之道欤?
余谓使君当砻片石刊此墨妙,以备史馆采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