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傅侍郎举著述启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三一、《宋四六选》卷一八
耆英洛社,尝听绪馀;
荐墨客于汉廷,误蒙印可。
常恐终身之抱璞,乃逢具眼之赏音。
谊重嘘枯,感深出涕。
窃以洙泗之盛,始分设教之科;
汉唐以来,代有能言之士。
名儒而不免科举之累,若燕、许大手而惟工台阁之辞,才之难全,古所共叹。
暨我本朝之盛际,森然诸老之名家。
六一之文唱于汉东宛陵之诗鸣于庆历。
未几一变,遂宗王氏之新经;
厥后横流,别出江西之宗派。
正大之理破于穿凿,浑厚之体溢为尖新。
有如命世之宗工,方绍斯文之正统,岂伊孤陋,亦玷品题!
伏念某家故为儒,幼尝承学。
善和书卷,颇窥上世之旧藏;
杜曲桑麻,粗有先人之薄业
自执手周南之后,多卧疾漳滨之时。
念顷为举子之词章,屡不合主司之程度。
既无用于斯世,遂专攻乎古文。
凡匜铭鼎识之聱牙,若冢刻山镵之奇怪,《大易》之系,《关雎》之乱,太史所录,《离骚》所吟。
疋马扬州,动戍鼓城笳之感;
蹇驴钟阜,多故宫废苑之游。
每发于羁旅行役之间,未脱乎山林草野之气。
尚恐俗人之窃笑,云何哲匠之见推!
谓其有记览之功,怜其抱刻苦之意,期之以讨论修饰之事,借之以温润典裁之褒。
知己则深,揆才不称。
兹盖伏遇某官名塞宇宙,识穷天渊,标致萃于山岳之高,文词协乎律吕之正。
谏议之伏閤,愿拜阳亢宗
论公孙如发蒙,独惮汲长孺
进有百篇之论疏,退无一饭之忘君。
粤从为绿野之游,了不作黄阁之梦。
独有怜才之一念,未尝弃士之寸长。
某敢不激烈铭知,专精讲学?
文章小技,敢于世俗以求名;
节谊大贤,愿以师门而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