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莲荡先生坟亭记 南宋 · 阳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六、《字溪集》卷八
淳祐辛亥季冬,予休官黔南,就养于夔州之舍。
莲荡先生仲子之诫遣子自成以书来言曰:「王考平生好《易》,凡古今《易》学,靡不研究。
以为未足也,闻建安朱文公深得羲、文、之奥,万里往考亭而师焉。
越三年,尽得其说以归。
予兄弟所事而知之者也。
今王考既得从祀于北岩伊川先生之祠,而墓茔未有瞻仰之所,夙夜震惧,不遑宁处。
将筑亭兆域之前,岁时祭荐,使族属子孙永惟前人是孝是思,子盍为我记之」。
予不敢以固陋辞。
按《周礼》冢人职,凡祭墓为尸。
夫墓有祭,祭为尸,古制也,则亦必有享献之所,此后世墓亭之所由仿矣。
然世俗墓祭与古同,而结亭之意与古异。
轩楹可也,而为之宫室台榭以藻绘之。
坛壝固也,而为之花木竹石以景色之。
谬者又琳宫绀宇,像二氏而香火之。
使子孙至者,无悽怆之心,有盘乐之志,骈尊列俎,笑语娱适,则是以祖先藏体魄衣冠之地为游观之所,而岁时祭享,徒然醉饱之为,其与古人祭墓之意远矣。
今诫甫兴怀罔极,营斯筑以念厥绍衣,是不徒子孙于此采馨撷芳,逍遥游燕也,是不欲子孙于此族谈聚嬉,饮食醉饱也。
风花高下,洁觞而进,必惨然思前人神游无方,而不可复见也。
宰树萧瑟,奉羞而荐,必泫然思前人音容永閟,而不可复闻也。
昭明焄蒿,庶几来歆于感慕之间,则徘徊顾瞻,又不止见尊罍而思亲之所尝御,顾桑梓而思亲之所尝息,观手泽而思亲之所尝睹而已也。
虽然,此后人感慕之情耳。
先生禀刚健之资,负盖世之志,特立独行,起家力学,求师取友,圣经贤传之外,深明四书之旨归,洞究羲画之蕴奥,与吾乡性善先生同为文公高弟。
蜀中名儒巨公闻下风者,表表辈出,先生之力居多。
先生之《易》,又足以嗣伊川之传。
使其得与谯公达微、尹公彦明同时,则伊川必深与点。
惜乎道不施用于世,至今学者犹知想象而兴起,则先生子孙,可不于是焉而追慕欤?
思其刚健高明,则学毋悠悠;
思其特立独行,则志毋混混;
思其继程朱之学,淑人心于千载,则计毋浅近。
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敬书以告,诫甫其然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