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循阳重建苏陈二公祠堂记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八
循之兴宁陈汤以书告曰:「之高大父谏议公以崇宁二年贬是邦,阅一百四十五寒暑矣。
先是,元符初栾城苏少公亦贬于此。
二公去后,邦人慕其遗风馀韵,尸而祀之,于净明寺则有台隐堂,白云桥则有苏陈堂
今亡矣,独有可蔬之园,岿然为鲁灵光也。
扃钥乏守,芗燎萧条,圮垣败壁,樵苏无禁。
始至拜祠下,心戚汗下以惭,方有意为酢假绥旅之事,顾力有所未逮。
缙云潜侯起以贰车郡将,撤而新之。
栋宇高耸,跂翼翚飞,势面恺明,砥平席衍。
又置一兵以司其闑,拨去官之田若干亩以相蒸尝。
无何,霅川沈侯以忠敏之孙来牧兹土,嘉潜侯为此崇重名节之举,又从而张大之。
役成,不可无记,敢有请」。
予按国史、家乘而有考焉。
元祐间吕公大防刘公挚倡为调停之说,苏公上疏力争之。
绍圣初元李清臣代言发策,欲复用熙丰之党,公力诋之,以故贬于雷,徙于循。
陈公受知裕陵,自外僚为台察
泰陵初政,被遇尤深,以诸贤不相安,力求补外。
绍圣元符间,既入复斥,执素论不少渝。
徽庙初,自南床銮坡,上疏排曾布者十,诋章惇者六,斥蔡京者无虑数四,于是群小俱愠,籍元祐君子为奸党,目元符上书人为邪等,尽摈之于岭海万里之外。
公在循与栾城相望,才十年间尔。
自当时观之,曰奸曰邪,皆犯天下大不韪之名,孝子顺孙不可得而改也。
今为子孙者,反以为先世附名于籍为不朽之荣,回视当时之为相为公为侯者,直比之以鸱鸮吓腐鼠,秽土之长朝菌。
不宁惟是,当国,尝陷李、赵所用之诸贤,名之以逆矣;
侂得志,尝嫉朱、张从学之门人,名之以伪矣。
敲击摧撼,快所大欲于一时,其后天定胜人,忠贤进用,正学彰明,如日在天。
象贤之苗裔、受经之生徒,翕然以其先世先师之故,得以自附于天下之善类。
是区区者谁实使之,可以观良心秉彝之正,不随世变而泯没矣。
虽为迁臣逐客所寓之州,二公未有德政以济民,如桐乡之朱;
又非捍灾御患,如睢阳,而循人至今思之。
见陈令尹之来,则相告以喜曰:「是陈公之四世孙也」。
夫陈令之汲汲于揭虔妥灵者,犹曰以孙祀祖云耳。
彼二侯者独无所为而为之,寿忠义之一脉,扶人极于方来,法宜得书,焉得而不书?
又系以歌诗,俾刻于丽牲之石,岁时歌以祀之。
歌曰:
蒻为屋兮,胡绳为门;
涤以沧浪兮,墁以白云。
中有擎天之二柱兮,屹雪干而霜根。
惟苏公之在元祐兮,当清明之初政。
奈栋国之不力兮,欲参用乎邪正。
公食不下咽兮,忧心抱疢。
白柰方悲兮,成绍述之异證。
断蛇不殊兮,投报之深阱。
使金柅可系兮,则不为章、蔡之绍圣。
惟陈公之在建中兮,方前车之是惩。
之不芳兮,聚茱萸以为朋。
公铁作脊梁兮,语冷如冰。
瑶华犹再废兮,矧蝼蚁之微生。
狺犬纵噬兮,馀党碑之崚嶒。
使硕果不食兮,则不为京、布之崇宁。
于戏!
二公之魂犹生兮,如神龙之出。
若曹起秽以自臭兮,纷鬼蜮其何在。
穹冠褒衣兮,合两美于一堂。
鹿伏于后兮,猿啸于旁。
伐灵鼍兮传巴舞,迎公之来兮峨眉之巅、鲤水之浒。
折琼芳兮荐椒醑,送君之归兮钧天之庭、朱陵之府。
否泰禅代兮,往古来今。
莫治匪阳兮,莫乱匪阴。
嶅山之高兮,龙潭之深。
我思二公兮,实获我心。
按:嘉靖惠州府志》卷一六,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