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与剑守马郎中天骥 其一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一、《铁庵集》卷一九
罗雀之门,忽聆剥啄声,不远数千里,走一介相问劳,则吾延平史君也。
受书启诵,温乎其言,欢乎其恩,施此意于闲寂中,宁得勿感?
顾何以为史君报哉?
士君子修于家,修于乡,以为之本。
其出而立朝,则观其议论于事君之际;
而治郡,则观其政事于临民之际。
固有未易全者,然未有大贤而不能全者。
郎中以科名发其身,既迥不与人同,前之事君,谹论伟节,既足以耸动当世之观;
临民自今日始,众方相率以观。
初传过严,复谓稍宽,严于吏而宽于民,久而论定。
严者整肃之谓,非独施之吏,御军肃而恩乃行,莅民肃而爱可全,禁港之令肃而籴于市者欣焉,犯鹾之令肃而赴试士子偶犯至庭,反畀以楮,既慑而复喜焉,故不严则宽不可徒行。
观来翰有不忍施椎剥于民之语,则郎中本心也。
实之正字近聚稍疏,闻郎中实之书,若为仲能解嘲者,岂非欲吾党之合耶?
同出西山之门,论事固不求苟同,言者既合而言之,二贤乃不肯自合。
仲能微露于君父之前,实之不平,其有「狂者固可弃」之语,大泄于朋友之际。
要之万世自有公论,正不必尔。
近事如何?
僻远绝无所闻,畎亩之念,固有不能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