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问答一 其一 问父母惟疾之忧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
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自古忠臣义士奋不顾身,视死如归,如此则是不孝矣,此又何也?
曰:此与其他毁伤不同,盖杀身所以成仁,既成仁则孝在其中矣。
因为说:杀身成仁则形虽亏其理不亏,身虽殒其性不失,乃所以为孝也。
晋周处死于战阵,其母犹在,太常贺循谥之曰「孝」。
以常情言之,母在而死于国,可以为忠而不可以言孝矣,而晋人乃称周处为孝者,盖忠孝一理,能忠于君乃所以为孝也。
然捐身蹈难,乃臣子之变,如曾子之战兢自守,乃人子之常,要当参观可也。
又《西铭》推事亲之心以事天,盖父母生我者也,而所以生之者天地也。
天赋以气,地赋以形,父母固我之父母也,天地亦我之父母也。
朱文公曰:「父母者,一身之父母也。
天地者,人与物、己与人皆共以为父母也」。
父母之生我也,四肢百骸无一不全,必能全其身之形,然后为不忝于父母。
天地之生我也,五常百善无一不备,必能全其性之理,然后为不负于天地。
故仁人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又《西铭》之妙指,不可以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