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故事(二 嘉定六年八月十七日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六、《西山文集》卷五
《通鉴·唐德宗纪》: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
中国多故,羌戎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官,所费不赀,皆倚办于刘晏
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
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
及期,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常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
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始为转运使时,天下见户不过二百万,其季年乃三百馀万。
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馀万缗。
臣闻诸《大学》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自古迄今,未有人心失而财可恃者,亦未有不恤其民而可以丰财者。
圣贤之言,炳若星日,万世不能易也。
刘晏在唐虽未足以语此,然犹知养民为理财之本,出入敛散,亦皆有法。
岁丰谷贱则伤农,故必高其价以籴;
岁饥谷贵则伤民,故必下其价以粜。
凶荒始兆,先期赈恤,用物虽约,所济者多。
以故民生安业,户口蕃息,岁入之赋至于数倍。
以一有司,粗知财用之本末,犹能致利若此,况为天下者,诚能究《大学》生财之义,一意务德以养民,其效可胜计哉!
臣观近世所谓善理财者,何其懵乎此也!
元元已病而科敛日兴,不知皮将尽而毛亡所傅也;
出新巧以笼愚民,苟邀倍称之入,不知朝四莫三之亡益也。
孟子曰:「我能为君实仓廪,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夫以刘晏之术而槩诸孟子之言,已未免为圣贤罪人矣,而今之有司则又晏之罪人也。
惟圣明之君、忠智之臣,亟思其本而改图之,实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