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召除户书内引劄子(一 九月十三日选德殿 其一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一、《西山文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五
臣闻当天命已定之馀而不忘戒惧者,三代令王之所以长世也。
当天命未定之时而遽忘戒惧者,后世人主之所以不克终也。
臣尝读《书》而得基命、定命之说。
窃以谓周之文、武,基命者也,若成王则命已定矣,而周公作诗以戒王,乃曰「宜监于殷,骏命不易」,又曰「命之不易,无遏尔躬」;
召公作书以戒王,亦曰「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又曰「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周至成王再世耳,而文、武之功,配天罔极,天命乌乎而遽止,亦岂待祈而后永耶?
及观太康之于夏,太甲之于商,仅一再传,而一则以游盘失国,一则以欲败度、纵败礼,而几失之。
天未尝以之烈而私其子孙也,是以谓之「难谌」,是以谓之「靡常」,然后知二公惓惓之心非过计也。
然则继世守成之主,其可以天命已定而忽之哉?
厥今天下何时也,臣以为天命未定之时也。
夫自艺祖基肇造之命而太宗定之,高宗基中兴之命而孝宗定之,圣子神孙,继继承承,于千万年,命之定也久矣,而臣以为未定者,盖观《皇矣》之诗而知文王受命之由。
方天厌商乱而求民之定也,始则观之二国焉,求之不获而又观之四国焉,其德皆莫若文王者,于是眷焉西顾,命之以为中夏主,夫岂苟然哉!
今中夏俶扰,天之简求民主,兹惟厥时。
使我之德足以当天心,天必不舍而他畀也;
苟吾之德未足以当天心,天必转而他之矣。
臣故曰此天命未定之时也。
嘉定中,臣缪直禁林,是时鞑日以兴,金日以削,尝中夜徬徨而起,曰:此吾国安危将判之,君臣上下恐惧修省之日也。
于是进祈天永命之戒,宁宗皇帝优容狂瞽,嘉叹再三,而权臣寡识,懵不之省。
自是二十馀年,德政未尝增修,人心日益咨怨,所谓祈天永命之言,直视以为迂阔,而欺天罔人之事则益甚焉。
是以谴告频仍,灾害酷烈,钱塘巨浸,莽为沙碛,天台苕霅,洲化为湖,而都城之灾则尤旷古所未有。
他如彗孛飞流之变,无岁无之;
盗贼兵烬之厄,几半天下。
吾国之势,盖岌岌然。
上赖九庙之灵,权臣殒命,陛下亲政,英明果断,薄海耸观,而于外攘内脩之政未及大有所为。
金既以灭告矣,群雄虎争,猛敌焱锐,豫备深防,所当汲汲,内顾根本,犹有可虞。
而边臣匆匆,或假和以纾患,或恃战以成功,臣以为皆非至计也。
昔人有言:凡举大事,必顺天心。
夏秋以来,积阴多雨,阳泽弗竞,而乾文示异,数见于清台之占。
因人事以推天心,殆有甚可惧者,臣是以复进祈天永命之说也。
然所谓祈者,岂世俗禬禳小数、谄渎鬼神之谓也?
稽诸《召诰》,曰「敬德」、曰「小民」而已。
《传》有之,「敬者德之聚,能敬必有德」。
近世大儒皆谓敬者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陛下圣学高明,固尝以毋不敬之言揭诸坐右,朝夕仰视,如对神明。
然所以害我敬者,则不可不察也。
仪狄之酒,伐德乱性,此害吾敬者也;
南威之色,荡心惑志,此害吾敬者也。
陛下于此,心惕然自省,曰:沈湎冒色,妇言是用,昔人之所以自绝也,其可不戒乎?
侏儒之戏,滑稽之谈,此害吾敬者也。
陛下于此,心肃然自持,曰:优笑在前,贤才在后,昔人之所以取亡也,其可不戒乎?
郑声之淫,佞人之殆,有一于此,足以害敬,放而远之,不可以不严。
盘游之乐,弋射之娱,禽兽之珍,狗马之玩,有一于此,皆足害敬,屏而绝之,不可以不力。
如此则陛下之心清明纯粹,万善出焉。
则又反而思之,曰:朕自即位以来,为权臣所误,其失有几?
凡圣心之所未安者,即天理所未安也,改之其可以或吝?
则又稽于众曰:朕言动之不中道,政令之不合宜者,其事有几?
凡人情之所未允者,即天意所未允也,更之其可以或后?
盖一念之愧不敢安,此敬也;
一事之戾不敢忽,亦敬也。
谨之于心术之微而发之于践履之实,必如汤之日跻,文王之缉熙,中宗之严恭寅畏,然后谓之无不敬,此祈天永命之一也。
召公既曰敬德,又必以小民参之,何耶?
盖天之视听即民之视听,民之向背即天之向背也。
权臣用事以来,戕害元元,殆非一事。
盖其始也,易楮币,易盐钞,颛用罔利之术而峻绳下之刑,估没编隶,滥及无辜,而民怨;
其中也,黜忠良而进贪刻,举赤子以付豺狼,远近嗷嗷,恬不之恤,而民益怨;
其末也,廉耻道绝,货赂公行,以服食器用为未足而责之以宝玉珠玑,以宝玉珠玑为不足而责之以田宅契券,希指求进者,虽杀人于货亦所忍为,而民大怨矣。
江、湖、闽、广、三衢之盗相挺而起,生灵荼毒几千万人,户口减少殆什七八。
幸而无盗者,又以官吏争自为盗,田里荒寂,州县萧条,亦无异于绿林黑山之所躏轹也,可胜叹哉!
仰赖陛下布端平之诏,一洗而新之。
然狃于旧习者,鲜为革心之图;
困于虐政者,未被息肩之惠。
盖贿道虽窒而昔之贿进者尚存,赃吏虽惩而赃多者或反漏网。
加以边事既兴,江淮之间,科调百出,所至骚然,民不堪命,远而襄蜀,抑又可知,臣恐非所以培本根、寿命脉也。
陛下至仁,宁忍闻此?
臣愿圣志恻然兴念,申颁诏旨,凡郡邑掊刻之政、边阃科调之扰,悉从禁止,敢违命者,必罚无赦。
至于行都近甸,为沐浴雨露之首,而楮轻物贵,为生孔艰,愁叹之声,在在而有。
《书》称文王惠鲜鳏寡,皆穷瘁之人,奄奄就尽,惠泽所及,鲜然咸有生意,此海内所望于仁圣之君也。
宜命近臣条举便民之画,如魏相所上诏书二十三事者,以次行之,此祈天永命之二也。
《易》曰:「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陛下真能敬德于上,而使斯民怀生于下,则人心悦而天意顺,恢拓之本,其在斯乎?
天心厌乱久矣,鞑戎残暴,所至为墟,必非眷命之所属。
陛下春秋鼎盛,圣德日新,惟益懋敬焉。
一陟一降,在帝左右,一游一衍,若天与俱,强勉力行,悠久不息,以迓续休命于无穷,乃眷南顾,当有其日,中原故物,终为我有。
若徒以力求之而不及其本,天意难测,臣实忧之。
梁武帝欲取河南,尝自语曰:「吾之基业,有如金瓯,脱致纷纭,悔之何及」?
徒以乙卯之梦、群臣之谀,不能自克,卒隳金瓯之业。
追迹梁武平生所为,违天背理,何可胜数,无得天之实而希不世之功,其失宜哉。
臣区区所陈,本于周、召,圣贤典训,必不误人。
且前日尝以告先皇,今敢不以告陛下?
臣之愚忠,壮老一心,惟圣明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