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初政四事宝庆元年七月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四六、《西山文集》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五、《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一、《续资治通鉴》卷一六三
臣窃闻陛下乃者涓选刚辰,移御清燕,非特恬养神明之观,抑且稍正宫寝之仪,臣子之心,不胜慰幸。
然区区之愚,有欲献于陛下者,不敢自嘿。
恭惟高宗皇帝受命中兴,再造区夏,六飞南渡,驻跸钱塘,其与前世之君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披攘荆棘以立朝廷者,殆无以异,其艰其勤,可谓至矣。
孝宗皇帝嗣守丕绪,志清中原,二十八年之间,蒐揽贤材,厉精听断,未尝一日少懈,用能保固大业,垂万世无疆之休。
今陛下所御之宫庭,即二祖储神閒燕之地也,仰瞻楹桷,俯视轩墀,当若二祖实临其上,念昔者创守之惟艰,思今日继承之匪易,则兢业祗惧,其容少忽乎!
汉文帝有言:「朕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
惟其以是存心,故能终身为恭俭之主,两汉之贤君莫先焉。
此臣之所欲献者一。
陛下前所居处密迩东朝,唯思曲尽人子之恭,其敢遽当人主之奉?
今宫閤暨乘舆服用之需,颐指使令之便,必将浸备于昔。
臣知圣性恬淡,固非外物可移,然以一心而受众攻,非卓然刚明弗惑,未有不浸淫而蠹蚀者。
然则将何道以处之?
曰:惟学可以养此心,惟敬可以存此心,惟亲近君子可以维持此心。
盖理义之与物欲相为消长者也,笃志于学则日与圣贤为徒而有自得之乐,持身以敬则凛如神明在上而无非僻之侵,亲贤人君子之时多则规儆日闻,謟邪不得而惑。
三者交致其力,则圣心湛然,如日之明,如水之,理义常为之主而物欲不能夺矣。
此臣之所欲献者二。
三年之丧,行于宫壸,非独衰麻在躬而已,哀慕之存于心者不可顷刻忘,忧戚之形于色者不可斯须已。
古者卒哭而庐居,小祥而垩室,今虽未能如昔,然居处之制不可不极其朴素也。
古者服丧,非有疾不饮酒食肉,今虽未能如昔,然饔人大官之供不可不极其菲俭也。
古者终丧,不处于内,今虽未能如昔,然防微谨独、屏远声色不可不极其严也。
食则见先帝于羹,立则见先帝于墙,庶几不负罔极之恩,丕昭纯孝之实。
傥因移御之适,凡所以自奉者少异于居丧之仪,则虽衰麻在躬犹不服也。
此臣之所欲献者三。
陛下前者日侍慈明,两宫之情常欢然而无间。
今视膳问安之敬虽无改于昔,而其见则有时矣,此正陛下深留圣心之日也。
古之事亲者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一举足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也。
皇太后亲举神器以授陛下,同听万机,曾未数月,褰裳去之,如脱敝屣,隆恩厚德与天地无极,陛下将何以报之乎?
然则恭勤之礼、孝养之诚,当有加于前日可也。
至于两宫侍御之臣,恩意当使如一。
盖爱亲者及其犬马,况左右使令者乎?
厥今群臣万民之命系于两宫,慈孝交隆于上,则群臣万民皆有所恃以为安,而两宫侍御之臣亦得以保其富贵,此臣所欲献者四。
臣猥以不材,叨备劝读,比者亲承圣训:「苟可裨益朕躬,毋或有隐」。
陛下之虚怀求助如此,臣其敢以浅陋自解乎?
用是辄陈其愚,冀补万一,惟圣明择焉。
取进止。
〔贴黄〕臣窃惟古者平旦视朝,以为常度,盖人主与天同运,故必与日俱出,以临照百官,则阳宣昭,政机无壅。
先皇帝每旦御朝,率在卯辰之间,臣侍螭坳二年,实所亲见。
陛下始初清明,正厉精庶政之日,而晨兴听事,乃颇后于先帝之时。
正使宇内晏宁,犹恐示人以怠,况中外多虞之际乎?
孔子曰:「昧爽夙兴,正其衣冠,平旦视朝,虞其危难,一物失理,乱亡之端」。
惟陛下深味斯言,自今临朝必以日出为节,于以法乾健而体离明,通下情而达民隐,实初政之首务也。
臣僣率有陈,仰祈矜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