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苏和父志铭端平二年三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六、《永乐大典》卷二四○四
自理义之学不明,士衒于词章之末,怵于功利之下,虽足以随时就事,绳以圣贤之训,终为背戾。
本朝诸儒后先相望,本诸《书》《诗》《语》《孟》《易》以明时用,《春秋》以验行事,三《礼》以节人情,然后知人所以官天地、裕万物者,盖在此而不在彼,五三六经不为虚言,而匹夫匹妇皆可以与知与行。
周、邵、二程子之门人嗣守大训,至广汉张子敬夫传而习之,有胡子仁仲为之模范,朱子元晦吕子伯恭相与下上其论议,其学益以粹明。
二江范文叔早从张子问学,剖析精微,罗络隐遁,朱、吕氏皆推敬之。
归安故庐,若将终身,乡人即其所居,以月舟先生称之。
是时余忘年友苏君和父实从之游。
其始也,淹贯诸子百家,旁及老释二氏,旁搜博采;
晚而敛博归约,落华就实,目光炯如,头容俨如,口授指擿,意亡厌斁。
人有善,称奖风厉如弗及;
或谬于理道,简于容仪,即庄色厉声,道师之言以训迪之。
故公在则惰者肃,哗者嘿,毋敢慢,其精神气貌之所感发者盖若此。
呜呼,此其所以寿正学而继前哲者乎!
君讳在镕和父其字也。
其先简阳安人,后徙郫,为著姓。
大王父仲文
王父处约。
父觉,赠承事郎
妣蒋氏、赵氏,皆赠孺人
君方龀而孤,赵孺人手抄经史以教之,终其身言及母氏,必流涕被面。
年三十一与乡举,年五十六始登进士第,涖官行己无一豪愧负。
初任监永康军味江镇,再仕绵州魏城县丞
县民仇其长,鼓众入县将为乱,官吏窜伏。
君闻变,推诚往谕,民为散去。
长官幸脱死,反以是忌疾君,乃托亲嫌引去。
三仕果州学官,四仕潼川路常平司干办公事
会狱有疑,公不忍缄嘿以负使者,具以冤状白之。
或疑其越职私请,毅然上印西归,旋致其仕。
其刚决不挠之气,可以观其师友渊源之自矣。
退居七年,誉处益尊,诸公要人造门请益、贻书讲学,无日无之,四方大夫士识与不识想见其风采。
余为泸州,欲挽致之。
行有日矣,端平元年秋七月,以五峰先生遗文授其子子礼曰:「此吾从月舟先生得之,吾手自雠校,汝可细观,当自得之」。
五日,命笔题诗,溘然而逝,得年八十有二。
娶同邑王氏,封孺人,先君而卒。
男三人:子贤、子起、子礼,今惟子礼在。
孙男三人:垕、振、剩孙。
孙女三人,曾孙男子三人。
子礼卜以二年三月□□□举君之丧,葬于县崇文乡乾山,前期来谒铭。
铭曰:
道远民散,师异指殊。
幸而犹有,老师宿儒,散在郡国,教于里闾,仪刑前哲,领袖群趋。
世莫知之,有郁勿祛,槁项台背,理光丘墟。
我铭昭之,以觉世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