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两汉求贤故事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平斋集》卷二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三
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
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偃而叹息。
群士慕向,异人并出。
卜式拔于刍牧,洪羊擢于贾孺,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馀不可胜纪。
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顺帝知能任使,故士得用情,天下喁喁,仰其风采。
遂乃备元纁玉帛,以聘南阳樊英
天子降寝殿,设坛席,尚书奉引,延问失得。
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于是处士鄙生,忘其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车之招矣。
至乃能承风,俊乂咸事,若李固、周举之渊谟弘深,左雄、黄琼之政事贞固桓焉、杨厚以儒学进,崔爰、马融以文章显,吴祐、苏章、种皓、栾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宏规,王龚、张皓虚心以推士,张纲、杜乔直道以纠违,郎顗阴阳详密,张衡机术特妙,东京之士,于兹盛
向使庙堂纳其高谋,疆埸宣其智力,帷幄容其謇辞,举措禀其成式,则武宣之轨,岂其远而?
臣闻求贤而不用吉士与不求同,知人而不善任使与不知同。
人主有志于治,孰不知非贤罔乂而急于求贤者?
有行可际,可公养之,仕亦莫不起而应其求。
海滨之大老至,洛阳之年少至,东山之高卧者至,周南之滞留者至。
明庭立鹄,华阶振鹭,非不极一时之盛,而知不尽所抱,用不尽所知,如医者聚参、苓、术、桂、玉札、丹砂于一橐,品虽至珍,用与病违,虽聚无益也。
武帝蒲轮之招一下而异人并出,顺帝元纁之聘一驰而俊乂咸事,好贤急士之意,前后无间。
武帝有儒雅、笃行、质直、推贤、定令、文章、滑稽、应对、历数、协律、运筹、奉使、将率、受遗,所聚凡二十七人,而汉以之盛;
顺帝有渊谟、政事、儒学、文章、牧民、将帅、推士、纠违、阴阳、机术,所聚凡二十人,而汉以之衰。
武帝于人才之长短小大,洞察底蕴,随所用而各当;
顺帝第知来之,而高谋不见纳,謇辞不见容,智力不得宣,贤虽满朝廷,足以美观听而已。
诸葛亮尝言:「亲贤人,远小人,先汉所以兴隆
亲小人,远贤士,后汉所以倾颓」。
一亲一远之间,盛衰判矣。
《易》之《损》《益》皆以「十朋之龟弗克违」明众贤之助。
在《损》之六五,虚中自损以从在下之贤,则为元吉
在《益》之六二,贤者欲致益于君,而君之乐受其益,未可尽必也,则惟常守贞固以待之。
王用之,以享于,然后吉。
有志于治者,其可以徒聚天下之贤哉?
贤者之聚,亦岂可徒簪盍之盛,而不思相与共慰天下之望哉!